
只是晚餐吃多了點! 她腹痛6小時就醫嚇傻:「膽結石」大到必須開刀
43歲女性因晚餐吃得較多而出現腹痛,經醫檢查確診為膽結石並伴隨膽囊炎,需手術切除。陳界溥醫師指出,膽結石常見於女性,與荷爾蒙、年齡增長、體重過重相關。建議無症狀患者觀察追蹤,但若有劇烈疼痛則可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術後宜少量多餐、避免油膩飲食,以減少腹部脹氣與軟便等暫時性不適。
43歲女性因晚餐吃得較多而出現腹痛,經醫檢查確診為膽結石並伴隨膽囊炎,需手術切除。陳界溥醫師指出,膽結石常見於女性,與荷爾蒙、年齡增長、體重過重相關。建議無症狀患者觀察追蹤,但若有劇烈疼痛則可進行腹腔鏡微創手術。術後宜少量多餐、避免油膩飲食,以減少腹部脹氣與軟便等暫時性不適。
已有不少文獻證實,適度食用魚類有益於身體健康;倘若生活上只補充「小型魚類」,與食用鮭魚、鯖魚等魚類的效益是否相同?刊載於《Public Health Nutrition》的日本研究證實,每週若能攝取1-3次的小型魚類食物,有望降低全因死亡率,以及因癌症所導致的死亡風險。
台灣夏季高溫普遍達攝氏30度以上,若睡前室內環境溫度過高,不僅容易影響睡眠品質,特定族群的「中風」風險亦可能隨之提升!歐洲心臟學會出版品《歐洲心臟期刊》(EHJ)刊載文獻指稱,夜間高溫與中風風險增加有關,其中又以長者、女性所受影響最為顯著。
本身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曾經因腦中風、骨折導致活動力受限,罹患「五十肩」的風險可能更高?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邱如凰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55歲女性糖尿病患者,初期感到肩膀痠痛並不以為意,以為是文書工作的久坐型態所引起。豈料,隨著時間過去,其手臂舉高的角度開始受限。
女性年過40歲後若想要好「孕」來臨,事實上仍可以透過人工生殖受孕成功生子?臺北婦產科診所生殖中心院長胡玉銘醫師受訪指出,此前確實有一特殊案例,夫妻都帶有「色素失調症」的隱性基因,過去自然懷孕2次,但發現胎兒攜帶此疾病基因,只好選擇人工流產。該夫妻患者抱著一絲希望來做試管嬰兒,胡玉銘醫師透過PGD基因檢測找到基因正常的胚胎,並且在第一次植入子宮後就順利懷孕。
後疫情時代來臨,隨著口罩逐漸鬆綁,對許多女性來說,第一件事就是恢復以往臉上的妝容,其中又以「口紅」的買氣最盛。口紅除了改善嘴唇顏色,展現好氣色之外,還能成為時尚指標。衛福部食藥署與靜宜大學化妝品科學系吳姵萱副教授,提醒女性朋友口紅的使用與保存注意事項。
視力偶爾模糊不清、視野周遭出現「缺角」現象?當心「視力小偷」青光眼悄然上身!青光眼是不可逆失明的主要危險因子,世界衛生組織估計2040年時,全球青光眼人數將突破1億人。青光眼造成的視野缺損通常由鼻側開始,由周圍向中央慢慢縮小成「隧道狀」,最後導致全然失明。
不少家長會告誡孩子坐姿正確的重要性,深怕其坐姿不良導致「脊椎側彎」。噹好復健科診所院長李薇醫師接受專訪表示,臨床上發現女性罹患脊椎側彎的機率,有比男性更高的趨勢。此前即有一位11歲女童病患,因長期下背疼痛、無法久坐與家人前往診間就醫。X光檢測出脊椎側彎達12度,因情節輕微無須開刀,女童與其家人隨後再無回診。
內痔通常無痛,但在排便時會產生鮮紅色的便血。外痔則通常會造成肛門周圍疼痛或腫脹,恐會造成血栓,便會引發「坐立難安」的強烈疼痛。女性尤其是孕婦族群,因子宮膨大、腹壓增加,造成直腸肛門壓力上升,更容易好發痔瘡,但又因為病徵位置私密,多數的女性深受其擾卻不願就醫,常會等到症狀非常嚴重出血、腫脹疼痛時才求助,反而讓它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必須得挨刀除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