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更容易「五十肩」?  醫籲長者:「2大關鍵症狀」出現快就醫!

文章分類/

糖尿病、中風易引發「五十肩」? 醫籲長者:「1部位」突然不舉快就醫

✦ 2024-07-20 更新
1128 瀏覽
❝ 快速摘要:本身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曾經因腦中風、骨折導致活動力受限,罹患「五十肩」的風險可能更高?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邱如凰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55歲女性糖尿病患者,初期感到肩膀痠痛並不以為意,以為是文書工作的久坐型態所引起。豈料,隨著時間過去,其手臂舉高的角度開始受限。
快速跳轉目錄

潮健康/編輯部

五十肩比例女性較高? 不及時治療活動角度恐受限

五十肩比例女性較高? 
不及時治療活動角度恐受限

本身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曾經因腦中風、骨折導致活動力受限,罹患「五十肩」的風險可能更高?奇美醫院復健部主治醫師邱如凰醫師表示,曾收治一名55歲女性糖尿病患者,初期感到肩膀痠痛並不以為意,以為是文書工作的久坐型態所引起。豈料,隨著時間過去,其手臂舉高的角度開始受限。

更糟的是,夜間睡覺時如果壓到患側的肩膀,劇烈的疼痛導致該患者常在夜間因疼痛而驚醒,嚴重影響工作和日常生活的穿衣、拿東西、洗澡等。經由邱如凰醫師診察並輔以肌肉骨骼超音波檢查,最終診斷為「沾黏性肩關節囊炎」,也就是俗稱的五十肩。

確診五十肩後,該患者隨即接受復健徒手治療,期間儘管症狀有改善,但角度仍有部分受限。經評估後,醫師建議搭配超音波導引的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此治療可直接於門診操作,既無須進開刀房也不用全身麻醉。完整療程治療後,患者的肩膀舉高角度明顯大幅度進步,疼痛指數也改善許多。

疼痛消失但活動依然受限?  醫師揭五十肩病程「4大階段」

疼痛消失但活動依然受限? 
醫師揭五十肩病程「4大階段」

邱如凰醫師說明,五十肩通常被認為是50歲人的疾病,但實際上常常發生在40至60歲的中年人,而女性患病的比例較男性高。原發性的沾黏性肩關節囊炎通常原因不明,但若病人本身有糖尿病、甲狀腺疾病,或曾經因腦中風或骨折而長期不動者,次發性的五十肩風險會較高。

五十肩最常見的症狀,包括「肩膀疼痛」和「肩膀活動」角度受限,這種疼痛可能向上或向下輻射至頭頸部或上臂,尤其在高舉手臂過頭或將手臂移到背後時會感到疼痛和僵硬。

過去通常認為五十肩是一種「自限性」的疾病,病人會依序經歷4個疾病階段,過程可能長達近2年的時間:

.疼痛期(1-3個月):疼痛首次出現

漸凍期(3-9個月):疼痛加劇,角度受限程度增加

結凍期(9-15個月):疼痛逐漸減輕,角度受限達到最嚴重

解凍期(15-24個月):疼痛幾乎消失,角度仍然受到限制。

然而,最近的研究指出,如果不接受相關治療,大多數病人雖然最終疼痛會減輕,但角度仍然受到限制,甚至有些病人可能會停滯在某個階段,導致症狀持續無法得到緩解。

五十肩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療法」雙管齊下效果更佳

五十肩的治療方式有哪些? 
「2療法」雙管齊下效果更佳

五十肩主要為臨床診斷,影像學則為輔助或協助治療,以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邱如凰醫師指出,在五十肩的臨床評估上,需先鑑別疼痛的模式,排除其他潛在因素所導致的疼痛,並可安排X光檢查,而治療過程中,也會使用超音波檢查,藉以輔佐X光不足。

超音波檢查不僅可以看到骨頭之外的肌肉、肌腱、關節囊和韌帶等軟組織結構,而且它不具有輻射線,在診間可以即時性的動態檢查,快速初步篩檢可能存在的問題,並協助區別肩部旋轉肌肌腱斷裂、鈣化性肌腱炎等疾病。

邱如凰醫師表示,五十肩的復健治療包含關節鬆動的徒手復健、深層熱療、類固醇注射以及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目前多數研究認為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治療、搭配徒手復健效果最佳。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是醫生透過超音波導引,將大量液體精準地注入關節腔內,以撐開沾黏的關節腔。不僅可以縮短疾病持續的時間,還能加速疼痛的緩解,達到長期角度改善的效果。肩關節囊擴張術注射可直接於門診操作,不需全身麻醉,一次療程以2至3次居多,但會因人而異,每個人適合的治療不盡相同,需要由專業醫師判斷找到最適合的選擇。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五十肩會自己好? 女性患病率更高? 醫呼籲:發生「不舉」時快就醫
手抖不停肩膀硬? 帕金森氏症與中風、五十肩怎區分? 醫師教一招判斷徵兆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