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發炎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  風險因子、併發症與藥物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 風險因子、併發症與藥物治療方式一次看懂

類風濕性關節炎(RA)是一種自體免疫疾病,會導致關節疼痛和腫脹。林口長庚醫院風溼過敏科蔡昀臻醫師表示,類風濕性關節炎全台盛行率約1-2%,患者人數粗估達10-20萬人,好發於30-50歲,男女比率約為1:3,近年因診斷工具與健康意識進步,患者人數持續增加,是風濕免疫疾病大宗。

閱讀更多 »
紀景琪教授說明,乾癬為身體發炎反應,生物製劑是利用單株抗體抑制發炎反應的原理,達到阻斷目標。

研究生中重度乾癬又卡「關」 健保生物製劑穩控迎新生

楊同學(化名)是名20多歲的研究所學生,因課業關係平常有熬夜習慣,加上壓力大竟導致乾癬發作,起初他只有局部頭皮產生皮屑,後來逐漸擴及手腳、關節處甚至全身,症狀嚴重到併發乾癬關節炎,手指腫脹疼痛,不僅影響操作實驗的流程,連日常騎車到校都變得困難,幸好後來經健保生物製劑治療,終於讓病況獲得長期穩定控制。

閱讀更多 »
飲食清淡、三餐正常照樣「胃潰瘍」!   醫揪兇手:原來是喝太多「這種飲料」

飲食清淡、三餐正常照樣「胃潰瘍」! 醫揪兇手:原來是喝太多「這種飲料」

三餐規律、飲食清淡卻仍罹患胃潰瘍,是喝太多「碳酸飲料」惹的禍?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貼文分享,近日有一中年男子因左上腹悶痛求診,發現最近糞便顏色較為深黑,做胃鏡檢查後發現胃裡有大大小小共5處潰瘍和糜爛,甚至有出血痕跡。

閱讀更多 »
確診後易染流感、呼吸道病毒!  研究:後遺症增加各種併發病風險

確診後易染流感、呼吸道病毒! 研究:後遺症增加各種併發病風險

確診後即使幸運地沒有罹患長新冠,但身體的免疫系統卻已悄然發生變化?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整合醫學照護科主治醫師姜冠宇醫師於社群發文表示,國外有不少確診者康復後接連感染流感、呼吸道融合病毒。已有專家認為,確診新冠造成的免疫系統變化,可能導致個人面臨其他傳染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 »
異位性皮膚炎逾6成合併氣喘、鼻炎!醫:及早治療防止「破口」最重要

異位性皮膚炎逾6成合併氣喘、鼻炎! 醫:及早治療防止「破口」最重要

異位性皮膚炎究竟為何發生,又應該如何控制?國泰醫院暨內湖國泰診所皮膚科羅陽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遺傳與環境因素交織而成的疾病。當個體因遺傳而有「絲聚蛋白」受損的現象,容易造成表皮角質層難以保持水份,皮膚屏障能力不佳。一旦遇上環境因素如濕度、過敏源等,就容易引發異位性皮膚炎,且相當高比例會面臨氣喘、過敏性鼻炎等共病。

閱讀更多 »
吃「水煮餐」其實不會瘦? 營養師曝「6大缺點」:越吃越餓還容易便秘!

吃「水煮餐」其實不會瘦? 營養師曝「6大缺點」:越吃越餓還容易便秘!

許多減重者聽聞「油脂」二字,往往以為其為肥胖元兇,甚至因此餐餐改吃「水煮餐」。水煮餐真的有助於減肥嗎?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澄清,水煮餐屬「無油飲食」的一種,看似清淡健康,實是減肥的一大地雷。長期吃水煮餐將會導致哪些後果?高敏敏營養師列舉如下:容易便秘、荷爾蒙失調、缺少飽足感、缺乏油脂、骨質密度下降、皮膚乾燥。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