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天看手機變笨又變胖? 專家建議「做1件事」放鬆:10分鐘就見效!
愈常分心看手機,愈可能增加情緒失控的風險?活在資訊爆炸的當代,3C裝置上永遠有無數推播、圖文、影音、對話通知,24小時對我們的注意力狂轟濫炸。人們以為大腦擅長多工運作,於是總在不同場合中分心處理各種訊息。但是,分心其實更容易引發情緒失控如發怒,甚至會讓智商暫時退化。
愈常分心看手機,愈可能增加情緒失控的風險?活在資訊爆炸的當代,3C裝置上永遠有無數推播、圖文、影音、對話通知,24小時對我們的注意力狂轟濫炸。人們以為大腦擅長多工運作,於是總在不同場合中分心處理各種訊息。但是,分心其實更容易引發情緒失控如發怒,甚至會讓智商暫時退化。
可別小看「孤獨」所造成的潛在心理問題!長期孤苦無依、遠離群體生活,心理疾患恐將影響「生理年齡」,造成預期壽命縮短。根據《Aging》期刊近日所刊載的研究指出,孤獨感相較吸菸、飲食習慣或壓力,更容易加速「生理性老化」,平均而言較健康正常人衰老了1.65歲。
罹患「攝護腺癌」竟與更高機率的「焦慮症」現象有關?美國國家衛生院表示,由於攝護腺癌會影響生殖、泌尿和腸胃系統,因此診斷結果常常讓人感到尷尬和羞恥。另外,攝護腺癌可能導致嚴重的失禁和勃起功能障礙等不良反應,可能會加劇男性對性功能或泌尿功能不彰的焦慮現象。由此可知,攝護腺癌確實對患者造成不小的心理影響。
不可小看心理壓力對健康的影響,過多的壓力可能會加速免疫功能的老化,增加罹患癌症、心血管疾病甚至感染COVID-19病毒的風險。《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發表的一項新研究就指出 ,各種社會壓力如創傷性事件、工作壓力、生存壓力以及社會性歧視等,都可能是同年齡者的免疫系統功能落差的原因。
「肥胖」雖然有醫學客觀的定義,但對於體重過重者而言,一旦被貼上肥胖的標籤不但會加重心理壓力,更可能增加死亡風險,形成一種「體重歧視」的惡性循環?一份回顧研究指出,針對過重者的「體重羞辱」不但會導致皮質醇上升,還會讓他們加重濫用酒精、藥物來面對負面情緒或激烈減重,造成健康與性命危險。
平日工作忙副業多,睡眠時間相對較少的狀況下,該透過假日補眠恢復精神嗎?此前學界普遍認為,週末補眠行為可說是讓生理時鐘大亂的「禍源」,補眠時間若超過2小時,充其量只會愈睡愈累、並影響體內晝夜節律。不過,近期《Annals of Hepatology》刊載研究指稱,週末補眠對「肝臟健康」仍有一定好處。
近年國內掀起「間歇性斷食」風潮,舉凡168斷食、5:2斷食或隔日斷食法,因步驟簡單、執行相較容易,近年廣受不少年輕上班族的歡迎。不過,斷食行為可能以不同面向影響女性的荷爾蒙;在懷孕、準備受孕或經期期間,恐怕更容易影響女性荷爾蒙、進而影響情緒,甚至出現胰島素阻抗的情況。
喜歡「開燈睡覺」可能對身體有害?先前學界已經指出,夜間睡眠時暴露於過量的光源,將影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更容易導致女性肥胖 ,且對人體的代謝調節產生影響。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載的內容更指出,睡眠期間的光照將會損害體內的葡萄糖代謝功能,並導致更高的糖尿病發生率。
近年來高強度間歇訓練(HIIT)風氣盛行,解決上班族久坐數小時、想要運動鍛鍊卻苦無時間運用的窘境。高強度間歇訓練在不少研究中顯示有降低肥胖、心血管問題的等益處。與短短10-15分鐘內可最大限度地燃燒脂肪、增加最大心率,不過執行上仍需要量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