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不著、睡不飽其實不是「失眠」? 醫:6成人睡不好與「精神疾病」有關!
近日東部地震頻仍,加上許多確診者深受新冠病毒所苦,不少民眾出現失眠、睡不著或是睡不好的狀況,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不過,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都可以視為「失眠」的一種嗎?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身心科主任顏琮祐醫師表示,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僅可視為睡眠障礙者的「主觀形容詞」。
近日東部地震頻仍,加上許多確診者深受新冠病毒所苦,不少民眾出現失眠、睡不著或是睡不好的狀況,影響工作及日常生活。不過,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都可以視為「失眠」的一種嗎?衛福部樂生療養院身心科主任顏琮祐醫師表示,睡不著、睡不好或睡不飽,僅可視為睡眠障礙者的「主觀形容詞」。
近日花東地區不斷,甚至傳出樓房倒塌、橋梁斷裂的嚴重災情。可別輕忽天災 對人類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指出,經常暴露於天災人害,對於心理健康的影響程度,可能遠超出常人能負荷的範圍。2021年的韓國研究指出,災害不僅能威脅生命、造成經濟損失,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受災戶甚至可能出現長期睡眠障礙、憂鬱症、酒精濫用甚至輕生行為。
不少民眾曾經在睡覺時腿部突然「抽筋」,劇烈疼痛往往使人從夢中醒來。若發生頻率過高,影響到睡眠品質就要特別留意!聯安診所健康管理中心主任洪育忠醫師分析,抽筋通常與「4大因素」有關,其中「電解質不平衡」是最常見狀況,建議抽筋的當下可慢慢伸展抽筋的肌肉,抒緩抽筋帶來的不適。
台灣於今年5月邁入新冠確診高峰後,陸續有不少民眾受到「長新冠」所苦而前往醫院求診。光田綜合醫院神經內科主任楊鈞百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女性病患,在5月底確診新冠肺炎後,雖然僅出現咳嗽、流鼻水等輕微症狀,但在解隔後,卻陸續出現情緒不穩、記憶力變差、嚴重失眠等問題。困擾該病患的不只記憶力問題,還有嚴重的「睡眠障礙」。該病患表示,以往自己的睡眠狀態十分良好,卻在染後每天飽受「失眠之苦」,使其精神變差、無法專注且脾氣暴躁。
現代人工作壓力繁重、需要加班熬夜休息時間少,心情差在所難免。不少民眾透過「大吃大喝」減壓,但暴飲暴食不僅容易吃下多餘的脂肪,甚至會引起「壓力肥」、讓體重在短時間內飆升。程涵宇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壓力肥的出現與大腦內「血清素」無法發揮作用有關。若想維持整天好心情與穩定食慾,不妨於日常飲食中加入以下10種食物:雞蛋、牛奶、起司、鳳梨、香蕉、豆腐、黃豆、鮭魚、堅果種子、火雞肉。
近年公衛議題延燒,環境中充斥各種病菌,對保護力尚未發育完整的兒童形成潛在危機。高敏敏營養師表示,除了平時做好防疫措施勤洗手等基本功,家長們更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均衡、多吃原型食物以增加保護力。如果孩子經常挑食、吃不夠或希望多補營養,可選用營養補充品為孩子的良好體質打底。
隨著民俗月的到來,有一女性向醫師反應連日遇到「靈異現象」,經常睡醒了卻動不了、甚至覺得床邊有人盯著自己看。這是否為民間俗稱的「鬼壓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澄清,該患者遇到的狀況可能是「睡眠癱瘓症」,呼籲民眾不必過度驚慌,可事先透過睡眠醫學門診協助以釐清相關症狀。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因,其中有80%可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加以預防。《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期發佈研究,更新保護心臟健康的七項主要建議,首次納入「睡眠質量」為單獨風險因子,明確提醒睡眠時間會影響心血管健康。該研究發表於重要醫學期刊《Circulation》 。
今年端午前後適逢20年來「最完整典型」的梅雨季,連日雨水容易讓敏感族群身體出狀況,伴隨心情煩悶、情緒低落等症狀,天氣轉晴時通常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會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師提醒,身體有類似狀況時不可大意,當心是「溼邪」影響健康。
感染新冠病毒不只要擔心肺炎、腦炎等重大危害,「長新冠」問題更可能發生「腦霧」現象,對確診者的認知功能造成持續影響。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副教授Tamara Fong指出 ,康復後的染疫者約有22%-32%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且主訴的症狀皆相當類似。
長時間睡眠不規律,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恐怕比想像還大?先前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失眠狀況,可能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有所關聯;如今刊載於《Sleep》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作息的「不規律」,如熬夜、輪班、半夜甦醒等行為,對健康亦存在威脅,可能與更高的高血壓風險有關。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