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練重訓好處不輸有氧? 日研究:每週1小時多降2成死亡率
規律運動能對身體健康帶來眾多好處。慢跑、快走步行、騎乘單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多被認為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與慢性發炎。相較之下,鍛練重訓、增加肌肉,是否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日本東北大學針對「肌肉強化運動」進行統合分析,根據成年人的每週肌肉鍛鍊時間試圖找出答案。
規律運動能對身體健康帶來眾多好處。慢跑、快走步行、騎乘單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多被認為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與慢性發炎。相較之下,鍛練重訓、增加肌肉,是否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日本東北大學針對「肌肉強化運動」進行統合分析,根據成年人的每週肌肉鍛鍊時間試圖找出答案。
近日各地空污紛紛呈現「紫爆」警報等級,人體每分每秒都在呼吸,空氣污染對身體健康的影響,恐怕比肉眼所見到更為全面且深遠。《新英格蘭醫學期刊》的研究指出,空污濃度及成份大多隨著時間與地點而改變,且受天氣影響程度大,空氣中帶有的污染物質包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碳、臭氧污染物、以及半揮發性質的苯類物質。
最新十大癌症公佈,癌症時鐘再度加快,更突顯健康檢查對預防癌症的重要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羅鴻源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徵兆,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才有明顯症狀。而健康檢查透過篩檢無症狀的族群,能夠發現早期癌症。早期癌症大多預後良好,甚至能夠達到治癒效果。
寒流進逼氣溫驟降,不只增加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風險,近年不少青壯年族群也因心血管促發而驟逝。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青壯年多自覺身體健壯,導致忽略心血管健康。加上高油、高鹽等飲食習慣,抽菸、不運動、體重過重的生活型態,都會促使心血管風險上升。
隨著健康意識抬頭,不少人願意自費健檢,以性別來看,女性較男性更有健康警覺。不過,隨著年齡增長,男性面臨的潛在健康風險增加,哈佛大學醫學指出,步入中年後的男性,應注意以下疾病風險,並考慮採取進階健康檢查。
衛福部公佈最新癌症登記報告,新發生癌症人數達12萬1254人,較前一年增加5,123人。男女合計的「十大癌症」人數分別為:大腸癌、肺癌、女性乳癌、肝癌、口腔癌、攝護腺癌、甲狀腺癌、皮膚癌、胃癌、子宮體癌。癌症時鐘再次撥快11秒。
每天喝咖啡對身體健康好嗎?《英國醫學期刊》(British Medical Journal)曾刊登研究,指出每天攝取適量咖啡,可能降低罹患攝護腺癌的風險。此研究由中國醫科大學附屬盛京醫院發起,並於北美、歐洲及日本等國家進行。團隊召集超過100萬位受試者,其中有57,732人罹患攝護腺癌。受試者被要求填寫「自我管理飲食問卷調查」後,團隊將其分為2組,依序為「每日飲用2-9杯咖啡」的高劑量攝取者、以及「每日飲用0-2杯咖啡」的低劑量攝取者,以區分咖啡攝取量的多寡,是否會影響男性攝護腺的健康程度。
一名技工曾在40多年前擔任鍋爐維修技工至少4年以上,進行維修與保養時,皆需打開鍋爐外的「石綿」包覆層。近年開始感到胸痛、呼吸過喘,就診後檢查發現此技工竟罹患「惡性間皮細胞瘤」,其妻子積極蒐集各種相關資料、跑遍各大醫院,希望能找到先生發病的原因,後獲知可能與先生過往工作接觸到石綿物質高度相關。臺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吳明玲主任指出,石綿已被國際癌症研究署(IARC)列為一級致癌物質,長期暴露於石綿可能會惡性間皮瘤、肺癌、喉癌、卵巢癌、石綿肺症(肺纖維化)、胸膜斑與瀰漫性胸膜增厚等,相關症狀可能為胸悶、胸痛、咳嗽、呼吸喘。
肺癌蟬聯國人十大癌症死因首位超過10年,因初期多無明顯症狀,透過X光發現時多已超過1公分而有轉移風險,目前低劑量肺部電腦斷層(LDCT)檢查可以篩檢早期肺癌,有助偵測小於1公分的肺結節,但因LDCT影像張數眾多且仰賴醫師經驗,判讀耗時費力。為輔助醫師提高診斷效率及正確性,國泰綜合醫院與雲象科技合作開發肺結節偵測AI-低劑量電腦斷層掃瞄(LDCT)偵測系統,針對超過3,000例、計逾45萬張的高解析度影像,開發出高敏感度AI系統,寄望未來能讓肺結節更加無所遁形,並幫助肺癌及早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