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專家Q&A
Q:越健身真的越健康嗎?健身房的室內空氣原來也有致癌因子 ?
A:在家中經常性地咳嗽、打噴嚏、發癢過敏時,就要注意是否為「甲醛超標」引起的中毒症狀。如果長期生活在甲醛超標的環境中,嚴重情況下可能會造成不孕、白血病、鼻竇癌、肝癌等疾病。裝潢中使用的木板材、或是購買的新家具(比如床墊、沙發、窗簾)會釋放出大量的「致癌物甲醛」。而且,即便使用無毒建材,全室累加的甲醛依然會造成超標。
想要解決甲醛毒害的問題,建議尋求專業的除甲醛公司進行除甲醛工程。尤其是過敏兒需要特別注意,廠商是否有使用俗稱「甲殼素」的幾丁聚糖(Chitosan)來除甲醛。畢竟甲殼素是常見的過敏原之一,一不小心就可能誘發甲殼素過敏。
此外,食藥署有公告規定,由蝦、蟹殼等所製取的幾丁聚糖產品,需要特別標示「不建議孕婦、授乳者及嬰幼兒接觸」,因為這些產品可能會在接觸後誘發各種過敏反應,比如氣喘、過敏性鼻炎、皮膚問題等。所以,建議避免選擇以俗稱「甲殼素」的幾丁聚糖(Chitosan)作為除甲醛塗料的廠商。

潮健康/外電編譯

肌肉鍛鍊降低死亡率? 研究稱癌症糖尿病心血管風險降低
規律運動能對身體健康帶來眾多好處。慢跑、快走步行、騎乘單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多被認為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與慢性發炎。相較之下,鍛練重訓、增加肌肉,是否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
日本東北大學針對「肌肉強化運動」進行統合分析,根據成年人的每週肌肉鍛鍊時間試圖找出答案。研究團隊採用2012-2020年間發表的16項研究,包含阻力訓練、重量訓練與健美操對受試者的身體健康影響。不過,日常工作或閒暇時搬運重物這些「勞動」則不列入重量訓練之中。
東北大學研究團隊宣稱,每一項研究皆牽涉數千名受試者樣本,且至少定期追蹤2年以上,數據具有一定的可信度。結果發現,18歲以上成年人採取肌肉強化運動,與總死亡風險降低10-20%有關。此外,長期的肌肉訓練,與罹患心血管疾病、肺癌、糖尿病和總死亡率呈現「負相關」,表示得到這些疾病的風險可能降低。
研究作者本田孝典指出,肌肉強化有助於骨骼肌組織質量提升,在葡萄糖代謝中具有關鍵作用。葡萄糖代謝功能的異常可能導致更高機率的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本田更表示,每週進行30-60分鐘的肌肉強化訓練,對於降低死亡率、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健康效益最明顯,超過60分鐘以上則無明顯效果。

只練重訓不做有氧 肌肉質量反而下降?
不過,鑑於數據上的限制,本田認為仍需要更多的研究,證明肌肉鍛鍊對降低死亡率的益處。美國婦科腫瘤專家Steve Vasilev認為,肌肉強化訓練如果沒有搭配有氧運動輔助,對健康的助益可能不如大眾想像中的巨大。
「許多研究證據都表明,肌力訓練帶來的好處難以超越有氧運動。」Steve Vasilev表示,平時習慣久坐不動、熬夜或飲食不均衡者,透過適當的阻力訓練、搭配有氧運動與高強度訓練,確實對防止肥胖、糖尿病具有正面作用。
美國衛生及公共服務部(HHS)建議,成人每週應至少進行2次肌肉強化訓練,包括舉重、彈力帶運動、硬舉、臥推與深蹲等項目。HHS也建議,65歲以上長者進行肌力訓練,有助減少骨質疏鬆症或關節炎等退化疾病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多數說法並不建議連續2天內針對同一肌群進行鍛鍊。HHS表示,第一天進行上半身阻力訓練者,第二天應充分休息或進行有氧運動。連續數天的訓練將影響蛋白質合成,讓肌肉更難從痠痛中恢復。建議訓練期間多攝取良好蛋白質來源,並養成睡眠充足習慣,以獲得更好的肌肉質量。
資料來源:
Muscle-strengthening exercises may lower risk of death
How to Obtain Your Copy of the 2015–2020 Dietary Guidelines for Americans
延伸閱讀:
肌肉永遠練不大? 營養師曝「碳水化合物」攝取不足後果:恐無力頭暈低血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