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律運動

吃生魚片險喪命!海鮮竟藏「海洋弧菌」 醫警告:死亡率恐超過50%

醫師陳威龍日前分享一起案例,一名65歲的慢性肝炎患者到院求診,人已經意識模糊、陷入敗血性休克。詢問家屬得知,前一天家族旅遊時,患者在海港餐廳吃了不少生魚片,當日雖然沒有出現異常,但隔日卻開始上吐下瀉。起初誤以為只是單純吃壞肚子、是常見的腸胃炎疾病,自行服用成藥想緩解症狀,直至晚間病情加重,整個人四肢無力癱軟在沙發上才被家人緊急送醫!

閱讀更多 »

父親節別只送禮吃飯! 醫:提醒爸爸養成「6大習慣」,晚年生活更健康

父親節除了慶祝外,更應關心父親健康。國泰綜合醫院郭惠伶醫師建議,男性可通過養成以下6大習慣來提升健康狀況:戒菸、限制飲酒、體重控制、控制三高、規律運動和正常作息。此外,定期健康檢查和積極控制慢性病也至關重要,能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等問題。

閱讀更多 »

工作太忙、太累沒時間運動? 醫教7招養成運動習慣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身體活動不足是全球死亡率第四大危險因子。聯安診所家醫科陳采汎醫師強調,運動可降低疾病風險、改善情緒和強化身體功能。建議每週150分鐘中度運動,如健走和慢跑。為養成運動習慣,設立實際計畫、彈性安排時間、量化目標和尋求社交支持。不過,運動可提升自信和成就感,仍需注意身體狀況避免過度訓練。

閱讀更多 »
「6種健康生活」與減緩記憶力下降有關!  研究:有基因缺陷也能逆轉

2萬人研究證實:6種生活方式可預防「失智症」! 這件事顧大腦效果最強

隨著年齡增長、大腦功能衰退,不少人擔憂記憶力可能從此下降、影響工作效率或日常生活。不過,健康的生活型態,或許可以逆轉年齡所導致的記憶力衰退風險?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權威醫學期刊《英國醫學期刊》(BMJ)的研究表明,6種健康生活方式與減緩記憶力下降有顯著的關聯性。

閱讀更多 »
糖尿病40歲以下變多?  愈年輕控制愈不佳?  專家:3數字務必達標

糖尿病40歲以下變多? 愈年輕控制愈不佳? 專家:3數字務必達標

台灣以美食文化享譽國際,手搖飲、鹹酥雞、珍珠奶茶廣受海內外歡迎。與此同時,台灣糖尿病每年新診斷人數已突破16萬,超出一年新生兒總數。《臺灣糖尿病年鑑2019第2型糖尿病》顯示,糖尿病好發年齡層以40到64歲為大宗,比例高達59%。其次為65-74歲佔18-19%。從發生率來看,40歲以上相對穩定,而20到39歲的糖尿病發生數持續增加,顯示糖尿病年輕化問題值得密切關注。

閱讀更多 »
半夜「小腿抽筋」痛醒好難受! 醫曝訣竅:「1動作」重複3次就能緩解

半夜「小腿抽筋」痛醒好難受! 醫曝止痛訣竅:「1動作」重複3次就能緩解

隨著天氣轉冷,不少民眾就寢後腿部容易「抽筋」,劇烈的疼痛往往使人從睡夢中驚醒。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分享,診間確實有許多病患因氣溫變化,晚上睡覺時深受小腿抽筋的疼痛所苦,且每年幾乎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究竟有無辦法可以改善抽筋的狀況?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