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減肥後身體會「自動胖回來」? 醫解答:瘦身期間沒做到「3件事」 復胖機率恐將增加
不少人與體重數字「長期抗戰」,好不容易減重成功,卻又再度陷入復胖、減肥之間的輪迴之中。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安欣瑜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順利瘦身後是否會發生復胖,幾乎是所有減重者的共同疑惑。
不少人與體重數字「長期抗戰」,好不容易減重成功,卻又再度陷入復胖、減肥之間的輪迴之中。嘉義基督教醫院家醫科安欣瑜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順利瘦身後是否會發生復胖,幾乎是所有減重者的共同疑惑。
攝取過多的油炸飲食,影響的恐怕不只有身材,甚至還會造成憂鬱症的風險增加?近期刊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證實,油炸物的攝取與焦慮、憂鬱風險有顯著的關聯。研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油炸物中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Acrylamide)有關。
翻來覆去就是睡不著、或是睡到一半頻繁甦醒,以為設定的鬧鐘快響了,結果一看才凌晨3、4點。若歷經以下狀況,恐怕已經符合「睡眠品質不足」的定義,長期下來對身體的影響恐不容忽視?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提醒,難以入睡、睡眠中斷皆可能是睡眠品質變差的警訊。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肥胖」人口比例在過去半世紀以來急速上升,部份專家認為肥胖已屬於「流行病」的公衛問題。體重過重與肥胖將大幅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脂肪肝、骨骼關節異常與退化性關節炎。尤要注意的是,肥胖者的血中膽固醇與脂蛋白通常過高,易導致脂肪沉積於心臟,造成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心肌梗塞或狹心症,可能危及性命。
目前學界認為適度曝曬太陽,對於人體健康具有一定助益,如日曬能補充維生素D、幫助身體吸收鈣質,減低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而近日《Nature Metabolism》更揭露日曬對身體的諸多效果,如促進新陳代謝、減少神經過度活動,以及防止肌肉萎縮;且研究更發現日曬與促進男性的「食慾」有關。
一般認為達成減重的必要條件為「少吃多動」,而愈來愈多研究證明,基因、健康狀況、體型等因素也將左右減重的結果與效益。如今刊載於《Jama Network》的論文則指出,平時養成「多睡少吃」的習慣──將睡眠時間延長至8小時以上,對減肥而言將產生出乎意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