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蛋導致「高膽固醇」是迷思! 美研究:吃12顆與吃2顆總量「幾乎沒差」
雞蛋長久以來背負「膽固醇過高」的罵名,事實上它反而能增加「好膽固醇」的水平,甚至對於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更有益?一項於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CC)年度科學會議上提出的前瞻性對照試驗表明,與不吃雞蛋的受試者相比,每天額外吃雞蛋者的膽固醇水平並未顯著提升。
雞蛋長久以來背負「膽固醇過高」的罵名,事實上它反而能增加「好膽固醇」的水平,甚至對於糖尿病患者、老年人更有益?一項於美國心臟病學學院(ACC)年度科學會議上提出的前瞻性對照試驗表明,與不吃雞蛋的受試者相比,每天額外吃雞蛋者的膽固醇水平並未顯著提升。
國人「血油」比例高,據統計18歲以上成年人超過500萬人有「高血脂」問題。高血脂並無明顯症狀,卻是引發「心肌梗塞」或急性冠心症的重要原因,嚴重時甚至造成猝死,是青壯年最易忽略的隱形殺手。
據統計,台灣目前有210-240萬糖尿病人口;換言之,每10人就可能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指出,目前國內每年有約15-16萬的新發糖尿病患者,對於糖尿病人口的增長,不僅是因為疾病本身的原因,同時也跟國人錯誤的生活型態有關。
過年本為可以好好放鬆、與人團聚的快樂時刻,但對於減重者或體重管理者而言,從跨年聚會吃到過年圍爐,看到體重數字飆升可說是「一大惡夢」。張語希營養師表示,不管是年夜菜、團圓飯,或是過年期間民眾常吃的零嘴點心,都含有極高的熱量,若攝取過量確實對減重相當不利。
在健身房揮汗如雨,體重控制卻仍不見起色?根據諸多研究顯示,或許不需要繁複的訓練過程或運動,也可以讓體重有效下降。美國波士頓布萊根婦女醫院內科專任醫師Howard E. LeWine表示,民眾目前若遭逢減重困難,可以改變以下6種飲食習慣,達到減重的目的。
每天吃雞蛋攝取的膽固醇量會太高?北京大學一篇發表於期刊《eLife》的新研究指稱 ,每天攝取一顆雞蛋,可能有助於降低心血管疾病風險。該研究從生物資料庫中收集4,778名參與者的數據,其中有3,401患有心血管疾病,1,377人沒有心血管病史。該研究分析他們血液中225項生物標記,其中24種與飲食中攝取雞蛋有關。研究指出,日常飲食的雞蛋攝取量,會影響225種生物標記中的24種,包括載脂蛋白 A1、乙酸鹽,也影響HDL的直徑大小。吃雞蛋較多的參與者血液中也顯示與「極低密度脂蛋白」(LVDL)和總膽固醇呈現負相關。
女性於更年期出現的荷爾蒙變化,不僅導致副甲狀腺素功能降低、骨質流失迅速易有腰痠背痛或骨折問題,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近期刊載的研究指出,絕經婦女的荷爾蒙變化,恐怕與心血管健康的直接下降有關,呼籲女性切莫輕忽相關風險。
經常有「火燒心」、出現明顯「胃酸逆流感」,可別等閒視之!事實上胃食道逆流若缺乏治療,日後發展為胃潰瘍、食道癌的機率將大幅上升。員榮醫院胃食道逆流中心主任吳文傑醫師指出,造成胃食道逆流大多與「飲食習慣不佳」與「壓力過大」有關。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是生育年齡婦女排卵不正常的原因,發生率約6-12%。目前尚未有明確成因,可能為多基因調控疾病,且有遺傳傾向。當女性體內的雄激素過多時,會影響卵巢的正常排卵功能,導致卵巢中出現多個小囊腫,而使子宮內膜更為脆弱,產生不規則的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