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mega-3」保護心血管 還有降血壓作用? 一天攝取多少份量才夠?
Omega-3脂肪酸為人體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學界普遍認為,平時適量攝取Omega-3,有助於促進心血管健康、並改善血液循環。不過,其對於高血壓患者的益處尚無大型研究可供佐證。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HA)刊載研究表明,平時多攝取副含Omega-3來源的食物或補充品,確實對降血壓有一定助益。
Omega-3脂肪酸為人體重要的營養來源之一。學界普遍認為,平時適量攝取Omega-3,有助於促進心血管健康、並改善血液循環。不過,其對於高血壓患者的益處尚無大型研究可供佐證。近期美國心臟協會(AHA)刊載研究表明,平時多攝取副含Omega-3來源的食物或補充品,確實對降血壓有一定助益。
個人是否於老年後罹患「癡呆症」,可能與過往的生活方式有關?此前學界指出,癡呆症或認知功能障礙等大腦疾病,可能的發生原因與腦血管病變有關。因此,近期《Neurology》研究試圖將更健康的生活方式,與癡呆症風險建立聯繫,發現若在步入老年前做到「7件事」,或許有助於預防癡呆症或腦部病變。
國人常見的3種慢性疾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俗稱「三高」,由於三高初期無明顯症狀,對人體不會造成明顯不適,往往令民眾讓人難以察覺而忽略掉潛藏的危害。事實上「三高」不僅容易讓血管阻塞、促使血液流動不順暢,引發腦中風、心血管疾病、腎臟疾病,長期下來更可能導致器官損壞及衰竭,對身體造成永久傷害。
多吃富含高纖維的食物,能為身體帶來何種益處?攝取足夠的纖維質,可保持腸道環境健康,避免肥胖與並顯著降低各疾病發作的風險。先前的研究即指出,多吃纖維對降低心血管疾病有益,且能預防糖尿病、癌症,而《Nutritional Neuroscience》刊載的最新研究表明,成年人攝取足量纖維質,可降低老年後的施智風險。
女性受到「性暴力」對待,如職場性騷擾、性暴力或性侵害,不僅可能影響心理狀態,亦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最新刊載的大型縱向研究顯示,在其一生中受到性暴力侵犯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將高於一般女性。這也是首次將壓力或創傷性經歷,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的大型研究。
疫情持續延燒 民眾對家庭常備藥物的需求遽增,在診所或藥局都有許多民眾來詢問各種緩解症狀的藥品 其中俗稱普拿疼的「乙胺醯酚」(Acetaminophen)更是詢問度爆表。各類止痛退燒藥物的選擇中,普拿疼(Acetaminophen)算是目前公認對血壓影響不大、沒有明顯藥物交互作用的止痛退燒藥。這個機會提醒高血壓患者,在服用乙胺醯酚(Acetaminophen)時,也要多留意自己的血壓變化,畢竟血壓增高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素之一。
高血壓不只是心血管疾病、腦中風、糖尿病、腎臟病等重大慢性病風險因子,更可能增加COVID-19的重症及死亡率!每年5月17日為世界高血壓日,國健署指出每4.4人死亡中就有1人死於與高血壓直接相關的三種疾病。呼籲疫情期間,更應做好自我血壓的量測工作,注意血壓變化,才能遠離高血壓及併發症的發生。
女性於更年期出現的荷爾蒙變化,不僅導致副甲狀腺素功能降低、骨質流失迅速易有腰痠背痛或骨折問題,還可能導致「心血管疾病」機率增加?歐洲心臟病學會(ESC)近期刊載的研究指出,絕經婦女的荷爾蒙變化,恐怕與心血管健康的直接下降有關,呼籲女性切莫輕忽相關風險。
急性心肌梗塞奪命快!有研究統計發現,約6成以上的急性心肌梗塞患者,到醫院接受治療前就宣告不治,死亡率極高。常見的風險因子為三高問題、抽菸、肥胖,與天氣變化劇烈亦有關聯。《JAMA Cardiology》刊載研究指出,7項關於急性心肌梗塞的危險因子,與急性心肌梗塞的相關性高達83%-85%左右,對於及早發現與治療而言,或許將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