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紅茶「1關鍵成份」助預防血管鈣化! 研究:每天2杯就能降血壓、防失智
喝紅茶的好處可能遠超過你我想像?根據刊載於《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的研究指稱,在飲食中添加大量的「類黃酮」(flavonoids),有助降低罹患「腹主動脈鈣化」(AAC)的風險,其中既容易獲取又富含類黃酮的飲食來源,就是台灣隨處可見的紅茶。
喝紅茶的好處可能遠超過你我想像?根據刊載於《Arteriosclerosis, Thrombosis, and Vascular Biology》的研究指稱,在飲食中添加大量的「類黃酮」(flavonoids),有助降低罹患「腹主動脈鈣化」(AAC)的風險,其中既容易獲取又富含類黃酮的飲食來源,就是台灣隨處可見的紅茶。
「感恩節」為西方國家的重要節日,定於11月的第4個星期四。如美國、加拿大等國習慣在此期間於家人團聚,並一起享用「火雞」大餐以慶祝節慶。國內雖較無慶祝感恩節的習慣,但研究發現火雞確實是營養價值極高的肉類,不代表感恩節,平時適量食用也能促進身體健康。
肺癌近年躍升為台灣十大癌症死因首位,有「新國病」之稱。然而早期肺癌較難察覺,久咳、咳血更非肺癌唯一徵兆,甚至頭痛、骨頭疼痛都暗藏警訊?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胸腔內科主治醫師王金洲指出,肺部、腦部、肝臟、骨頭、腎上腺是肺癌最常見的五大轉移位置,其中,肺癌腦轉移及肝轉移的治療預後較不理想,而骨轉移的病人可能因疼痛至骨科求診,才被意外發現是肺癌引起。
經常覺得憂鬱、焦慮,情緒不佳,可能是「慢性疼痛」在作怪!陽明交通大學與台北榮民總醫院合作發表最新小鼠實驗,發現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之間具有互相重疊的「神經迴路」,在慢性疼痛的小鼠腦中找到特定神經細胞「體抑素細胞」活性上升,可能是驅使慢性疼痛與負面情緒的原因。
台灣雖有獨步全球的完善健康保險制度,多數人仍可能面臨健康狀態不理想的問題,包含工時過長、缺乏運動、飲食不均、身心壓力以及高齡社會中更普遍的慢性病控制及失能風險,都需要及早管理健康以預防疾病發生。南山人壽從「全人健康」概念出發,領先業界擘畫健康、亞健康、疾病、失能四種生命歷程的貼心服務,提供保戶最完整的保險照護。
小君(化名)15歲時罹患甲狀腺癌,在兒科醫師的建議下進行全切除手術以及碘131治療,日後服用甲狀腺素,生活幾乎與常人無異。然而,隨著時間過去,30歲的小君因某次感冒極為不適,前往急診檢查才發現肺部X光已有許多白點,確診為甲狀腺癌復發,且轉移至肺部。
癌症是21世紀威脅人類性命健康最重大的疾病,近年關於「免疫治療」的應用與研究方興未艾,被視為治療癌症的新希望。廣義的免疫治療包括免疫藥物治療、癌症疫苗及免疫細胞治療三種模式,而「免疫細胞治療」是將取出的免疫細胞培養、訓練,打造成免疫軍隊注回體內,從而增強抵抗癌細胞的能力。
超商常見的微波食品,或是大賣場販售的調理包,放進微波爐究竟有無「致癌」疑慮?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澄清,老一輩的民眾常抱有少吃微波食物、微波爐加熱時會有輻射外洩等迷思。實際上,不管是微波爐本身,亦或經由微波後加熱的食物,輻射量皆不足以對人體造成傷害。
化療是主要抗癌利器,但卻也是讓不少癌友停止治療的主因,掉髮、噁心、嘔吐、極度疲倦等副作用,擊垮了求生意志,據統計每年新增1萬4000名乳癌患者,其中一半需要化療,醫師提醒,多與醫師溝通,透過其他藥物緩解不適,不要輕言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