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胖症」年輕患者變多! 死亡率比糖尿病還高? 醫:想逆轉只能從「2方面」下手
糖胖症年輕患者增加,合併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風險更高,心血管、腎臟及神經併發症風險比單純糖尿病患者更大。新竹台大醫院范綱志主任強調,糖胖症患者應從體重控制與血糖管理2方面入手,並使用個人化藥物治療和生活型態調整。患者可通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積極減重有機會逆轉糖尿病,減少藥物依賴並提升生活品質。
糖胖症年輕患者增加,合併肥胖症的糖尿病患者風險更高,心血管、腎臟及神經併發症風險比單純糖尿病患者更大。新竹台大醫院范綱志主任強調,糖胖症患者應從體重控制與血糖管理2方面入手,並使用個人化藥物治療和生活型態調整。患者可通過連續葡萄糖監測了解飲食和運動對血糖的影響,積極減重有機會逆轉糖尿病,減少藥物依賴並提升生活品質。
類風濕性關節炎不只影響關節!引起嚴重的併發症,存活率甚至低於癌症。台中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林亮宏主任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病友有高達30%-40%可能發展出肺部併發症,其中肺纖維化是一種漸進性且不可逆的肺部疾病。林主任建議,高風險族群應及早安排肺功能檢查,並及時使用抗肺纖維化藥物以延緩疾病進展,提升生活品質。
Z世代醫美需求快速上升,特別是臥蠶、下巴輪廓和唇形的微整形。其中,臥蠶話題在一年內討論度飆升143.33%,反映出年輕人對於眼部微整的關注。下巴塑形技術也大受歡迎,能有效打造立體輪廓,媲美手術效果。醫師建議,無論是臥蠶還是唇形微整,術前應結合個性化的專業諮詢,以達到最佳美學效果並提升自信。
中秋節烤肉是必備活動,但擔心發胖可採取六個方法來解膩。營養師張語希建議:一、吃菜多於吃肉,比例2:1。二、優先選擇瘦肉如雞胸或魚類;三、自製烤肉醬減少鈉攝取;四、確保環境通風,避免吸入有害物質;五、月餅分食享用,避免熱量超標;六、多攝取膳食纖維,保持腸胃蠕動。
減重專科醫師黃致遠指出,減肥常陷入6大迷思,包括單純計算熱量、過度限制油脂攝取、頻繁少量多餐等。黃醫師建議適當攝取健康油脂,嘗試間歇性斷食,並強調減肥重在飲食控制,運動與飲食需相輔相成,才能達到持久效果。
「夏季憂鬱症」是一種季節性情緒失調症候群,主要因天氣炎熱、濕度高或飲食習慣改變而引發。患者可能出現情緒低落、焦躁易怒、失眠等症狀,甚至影響日常生活。周伯翰院長建議,保持環境涼爽、減少戶外活動、適當排汗,並在必要時進行抗憂鬱藥物或心理治療。針對難治型憂鬱症,深層經顱磁刺激(deep TMS)已成為有效的治療選擇。
隨著數位牙科技術的進步,植牙手術的精準度和成功率大幅提升,減少了植牙失敗的風險和醫病糾紛。栢麗牙醫診所王柏凱醫師指出,傳統植牙手術依賴X光片和醫師經驗,風險較高。而現代數位牙科採用3D斷層掃描、數位導板和口掃機輔助,讓植牙過程更加精確,並且在美觀度上更符合病人的需求。透過電腦斷層模擬和3D列印技術,病人能更清晰地了解植牙效果。
貓咪感染心絲蟲的死亡率高達100%,這一致命威脅往往源於蚊蟲叮咬,而非飼主們所想的貓咪足不出戶便能遠離危險。台灣貓科醫學會理事長翁浚岳獸醫師強調,目前僅有10-15%的貓飼主會定期為貓咪投藥,顯示預防觀念的不足。每月投藥才是守護貓咪健康的關鍵行動,有效防止心絲蟲幼蟲發展為致命成蟲,也大大降低感染風險。
一項發表於《Social Science & Medicine》的研究顯示,外貌吸引力較低的人,其預期壽命可能比一般人少1-2年,死亡風險增加約16.8%。研究指出,顏值較低者可能在就業、教育和人際關係中面臨更多挑戰;不過,研究也強調這種關聯性尚需進一步驗證,且顏值並非唯一影響壽命的因素,個人性格和生活習慣等內在特質同樣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