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運動後喉嚨痛被宣告「要裝心臟支架」! 5成國人「高血脂」未治療 醫:後果恐不只中風失能
國人「血油」比例高,據統計18歲以上成年人超過500萬人有「高血脂」問題。高血脂並無明顯症狀,卻是引發「心肌梗塞」或急性冠心症的重要原因,嚴重時甚至造成猝死,是青壯年最易忽略的隱形殺手。
國人「血油」比例高,據統計18歲以上成年人超過500萬人有「高血脂」問題。高血脂並無明顯症狀,卻是引發「心肌梗塞」或急性冠心症的重要原因,嚴重時甚至造成猝死,是青壯年最易忽略的隱形殺手。
隨著冬季最強寒流的襲來,氣象局已經發出低溫警報,台灣特定區域甚至可能面臨攝氏5度以下的極低溫。尤其當從睡夢中甦醒時,體溫會遭逢劇烈改變,也是血管容易劇烈收縮、血液濃稠化的高風險時機。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不僅使女性身陷不孕危機,還可能導致「易胖難瘦」、體重數字只增無減?奇美醫院代謝減重中心暨一般及消化系外科主治醫師林逸峯醫師表示,此前收治一名年輕女性,直至20歲時體重開始「不受控地攀升」,最重時甚至高達114公斤。
別以為胸悶、血壓高只小事,有可能是外科急症「主動脈剝離」之前兆。新竹馬偕紀念醫院急診醫學科部急診外科主任白永嘉醫師發文指出,一名中年男性被送至急診室時,雖然只有胸悶、高血壓症狀,當下心電圖亦無異常,仍建議接受進一步檢查。
心血管疾病是造成成人死亡的主要原因,過去相關研究已指出,父母至親死亡的壓力可能會增加心血管疾病(CVD)發生風險。近期一項觀察性研究則發現,從兒童時期到成年後曾遭遇兄弟姐妹死亡者,發生早發性心血管疾病風險高出17%,其中尤以心肌梗塞風險比例增加66%最多,缺血性心臟病的風險也較未經歷過手足死亡者上升52%。
現代人生活作息忙碌,尤其是都會人口容易「食無定時」,從「時間營養學」(Chrononutrition)的角度而言,同樣的飲食作息之下,進食時間是否符合晝夜規律及生理時鐘,不只影響攝取食物後的消化代謝過程,甚至間接影響到心血管事件包括冠心病發生率及死亡率。
近期心肌梗塞新聞頻傳,三高患者每到冬天健康就會拉起警報!台北暨台東馬偕醫院耳鼻喉科沈廣軒醫師提醒,很多人忽略了睡眠呼吸中止症其實可能會導致心肌梗塞的發生率大增。
糖尿病會引發人體大、小血管病變,進而引發心血管疾病與慢性腎臟病等合併症,造成失能風險與死亡率上升。糖尿病新興治療藥物中的SGLT-2抑制劑是抑制尿糖再吸收以增加腎臟葡萄糖排泄,近年來更發現SGLT-2有助於心血管疾病預防與心臟衰竭之治療,也能對於慢性腎臟病患者的心臟及腎臟功能提供強而有力的保護效益。
前職棒選手張誌家驚傳於1月1日於中國過世,享年43歲;據傳其死因為心肌梗塞,張誌家之母也於今日(2日)證實此消息。青壯族群發生心肌梗塞的比例是否上升?專家表示,急性心肌梗塞雖仍以老年人居多,但3、40歲左右的患者的確有增加趨勢,尤其是本身有三高、肥胖、抽菸者更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