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力

新冠、猴痘病毒肆虐  「防疫用品」怎麼選最好?  專家:沒這「3大特性」別買!

新冠、猴痘病毒肆虐 「防疫用品」怎麼選最好? 專家:沒這「3大特性」別買!

新冠病毒仍持續肆虐,且近期又有猴痘病毒入侵本土。雖然民眾的防疫意識紛紛抬頭,各種防疫產品也因應而生,但防疫產品若挑錯,不僅沒有抗疫的效果,還會使身體蒙受傷害。究竟防疫產品該如何正確選購,才能因應層出不窮的病毒?成功大學生物科技研究所劉技謀博士表示,選購防疫用品時,應以「溫和」、「安全」、「有效」3大特點作為優先考量。

閱讀更多 »
長皮蛇神經痛比生產還痛! 4種人得帶狀疱疹風險超高! 醫:快去打疫苗

長皮蛇神經痛比生產還痛! 4種人得帶狀疱疹風險超高! 醫:快去打疫苗

又稱作「皮蛇」的帶狀疱疹,雖然致命風險不高,但疱疹後神經痛後遺症可能嚴重影響日常生活,是醫師眼中「最可怕」的感染疾病之一。台灣疫苗推動協會榮譽理事長李秉穎醫師表示,成人一生中至少三分之一機率會得到帶狀疱疹,50歲後發生率更是陡然上升,隨著老年人口增加,帶狀疱疹需要更多預防重視。

閱讀更多 »
防疫期間維他命該怎麼補?  四大類營養素這樣補才有效

防疫期間維他命該怎麼補? 四大類營養素這樣補才有效

新冠疫情造成全球大流行,確診人數不斷攀升,甚至出現2度感染個案。同時,染疫後可能又要面臨「長新冠」,如何確保身體抵抗力,在防疫期間增加保護力、加速身體恢復是民眾最關注的議題。大研生醫藥師林東慶提醒,營養均衡不只與免疫功能有關,各種維生素營養素攝取更是免疫力關鍵。在疫情期間補充足夠維生素,是對抗病菌入侵的重要準備,其中4類維生素與保護力有密切相關,更是維護身體代謝之必須。

閱讀更多 »
為什麼相同工作、環境  比別人容易生病?  元兇是自律神經紊亂和「白血球失衡」?

為什麼相同工作、環境 比別人容易生病? 元兇是自律神經紊亂和「白血球失衡」?

健康的人之所以生病,從醫學的角度來看,原因大致可分為兩種:一種是免疫系統出現問題,另一種則是循環系統發生問題。這兩種問題都與自律神經的作用有密切的關係。我們的身體中有一種名為「免疫」的系統,用於保護身體免於疾病侵害。免疫機能可以防範因細菌或病毒感染而引發的疾病,從傳染病的魔爪中保護身體。

閱讀更多 »
患「長新冠」咳嗽、胸悶好不了? 醫師籲少做「這2件事」

患「長新冠」咳嗽、胸悶好不了? 醫師籲少做「這2件事」

本土累積確診病例已突破300萬大關,由於大多數民眾皆為輕症,且症狀大多能在1週內好轉,因此確診時的照護並不算太艱難。不過,隨著康復人口的增加,不少民眾開始面臨「長新冠」後遺症問題。光田綜合醫院中醫部主任蔡岳廷醫師表示,Omicron感染者罹患長新冠比例約在30-60%左右,等於全台可能至少有30萬以上的長新冠患者,在康復後需要持續調養。

閱讀更多 »
吃B群不只提升抵抗力  更能提神又助眠?  營養師曝缺乏高風險群

吃B群不只提升抵抗力 更能提神又助眠? 營養師曝缺乏高風險群

多吃B群幫助提升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受訪指出,維生素B群包含硫胺、核黃素、菸鹼素、泛酸、生物素、維生素B1、B6、維生素B12、葉酸,會參與巨量營養素的代謝,以及身體免疫系統、神經系統的代謝運作。比如白血球抗體產生氧化還原反應需要消耗B群。日常飲食可攝取足夠B群,有個別需求可常規補充。

閱讀更多 »
免疫太強恐「自己打自己」? 如何維持正常免疫功能?  營養師曝必吃「5大營養素」

免疫力不是愈強就愈好! 如何維持正常免疫功能? 營養師曝必吃「5大營養素」

疫情當道,許多民眾期盼透過增強免疫力,以抵擋新冠肺炎的入侵。不過,免疫力「過強」或「太弱」,皆可能對身體造成不利影響?營養師高敏敏於社群貼文表示,正常的免疫系統可幫身體辨識外來入侵物與正常細胞,並處理內在的衰老、損傷與突變,但若免疫系統「強過頭」,可能傷害到自身細胞,並造成不可挽回的傷害。

閱讀更多 »
兒童染疫易腦炎?不打疫苗死亡率差10倍?醫籲有這徵兆快就醫

兒童染疫易腦炎? 不打疫苗死亡率差10倍? 醫籲有這徵兆快就醫

打疫苗安全嗎?會不會有副作用?部份家長擔憂疫苗安全性,甚至認為讓孩子感染Omicron病毒,獲得自然保護力更安全?光田綜合醫院兒科主任周宇光醫師受訪表示,感染疾病與接種疫苗最重要的衡量效益是死亡率,從大流行地區的兒童死亡率來推估,更應該及早讓孩子打疫苗加強保護力。

閱讀更多 »
居隔在家健身不能停!  教練揭「必學3招」  強化核心與下肢肌群

居隔在家健身不能停! 教練揭「必學3招」 強化核心與下肢肌群

躲疫情待在家,缺乏運動反而更容易染疫?健身工廠三重廠、蘆洲廠教練Arissa認為,經常有運動習慣族群者,免疫系統會更為健康,除了能夠減少染疫風險,提升肌肉量也對恢復力有幫助。Arissa教練建議,無論是居家隔離或是居家照護,除了健身房之外,在家中或辦公室都可進行全身訓練,可多練習深蹲、橋式、弓箭步,不只能增加新陳代謝,也可提升核心肌群、下肢肌肉等肌力。

閱讀更多 »
疫情海嘯難抵擋!  如何兼顧輕症照顧、防範家人染疫? 醫師授居隔者「必學4招」

疫情海嘯難抵擋! 如何兼顧輕症防範家人染疫? 醫師「必學4招」

本土疫情持續升溫,全台已累積超過98萬人(截至5月18日)曾感染新冠肺炎,親友確診、甚至全家確診的狀況時有耳聞。在急診室大排長龍、醫療量能吃緊的狀況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家醫科陳宥達醫師呼籲,與病毒共存的過程仍需民眾共同配合;感染Omicron者以輕症居多,雖傳染力強但只要事先做好準備、實是無須過度恐慌。

閱讀更多 »
居家照護或居隔必看!  醫曝必備器材與藥品  快篩這樣戳才正確

居家照護或居隔必看! 醫曝必備器材與藥品 快篩這樣戳才正確

本土確診人數邁向洪峰期,居家照護與居家確診時應做好哪些萬全準備?全煜耳鼻喉科診所、耳鼻喉科林岱樓醫師指出,「體溫計」是家中必備用品,可準備耳溫槍或是腋溫計,也要注意專用電池。林岱樓醫師表示,如果確診輕症或是居隔在家,非常焦慮或擔憂自己和家人的健康,可以考慮準備「製氧機」與「氧氣瓶」,能在短時間內提供較充足的氧氣量。

閱讀更多 »
提升免疫力該怎麼吃?  營養師:一道「大蒜料理」補充3大營養素

提升免疫力該怎麼吃? 營養師:一道「大蒜料理」補充3大營養素

確診人數連日創新高,要補充哪些營養維持良好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指出,感染病毒的高風險族群如小朋友、年長者,應特別注意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人體的免疫力是一種「系統性」的組成,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到免疫分子,都需要有蛋白質這個材料構成。因此,要維持良好免疫功能,蛋白質吃得夠最重要。成人蛋白質攝取建議約為0.8-1g/每公斤。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