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巧克力好處多? 抗發炎還能改善心情? 營養師授選購「3要訣」
生活中的巧克力產品隨處可見,一般而言,加工過的巧克力含糖量往往偏高,攝取過量恐會導致肥胖。不過,不少研究表明,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適度食用對健康可帶來一定程度的益處。簡鈺樺營養師指出,診間不少民眾有固定食用巧克力的習慣,然而若本身為BMI超標者、慢性病患者或代謝功能不彰者,食用過量的巧克力,將使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生活中的巧克力產品隨處可見,一般而言,加工過的巧克力含糖量往往偏高,攝取過量恐會導致肥胖。不過,不少研究表明,可可含量較高的「黑巧克力」,適度食用對健康可帶來一定程度的益處。簡鈺樺營養師指出,診間不少民眾有固定食用巧克力的習慣,然而若本身為BMI超標者、慢性病患者或代謝功能不彰者,食用過量的巧克力,將使多餘的熱量轉化為脂肪,對身體健康極為不利。
確診人數連日創新高,要補充哪些營養維持良好免疫力?簡鈺樺營養師指出,感染病毒的高風險族群如小朋友、年長者,應特別注意蛋白質是否攝取足夠。人體的免疫力是一種「系統性」的組成,從免疫器官、免疫細胞到免疫分子,都需要有蛋白質這個材料構成。因此,要維持良好免疫功能,蛋白質吃得夠最重要。成人蛋白質攝取建議約為0.8-1g/每公斤。
國內Omicron疫情雖以輕症者為多,但感染後引發的相關腦部後遺症,仍可能對確診者造成嚴重的後果。先前《Nature》刊載研究已明確指出,即使罹患輕症也可能使染亦者的腦部出現「缺氧」現象,造成中樞神經的損害以及能量衰退。如今,刊載《eClinical Medicine》的研究則表明,新冠重症或住院者與嚴重的認知功能下降顯著相關,相當於智商指數下降10分、大腦功能衰退20年。
腰圍一年比一年粗?BMI默默升高?別以為只是久坐發福,當心「代謝症候群」上身,各種疾病隨之而來。據國民健康署102-105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40歲以上國人超國5成有腰圍過粗且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情形 ,如果沒有及早治療,代謝症候群患者將比一般人多出6倍的糖尿病風險、4倍高血壓風險、3倍高血知風險,以及2倍以上的心臟病與腦中風風險。
電子菸外型酷炫、好攜帶的特點,讓其逐漸取代傳統香菸,成為癮君子的新寵兒。不少人深信電子菸對於人體的危害更輕;甚至有吸菸者為了戒除菸癮,從此投入電子菸懷抱。抽電子菸真比香菸更健康嗎?《eLife》刊載研究指出,電子菸不僅與更高的死亡率有關,甚至可能造成身體「4種器官」的嚴重發炎現象。
糖尿病與飲食習慣息息相關,除了飲食內容之外,進食時間也可能影響糖尿病患者的身體狀況?《臨床內分泌與代謝期刊》近期刊登的回顧性研究指出,在適合的時間點攝取不同種類的營養素,或許對糖尿病患者的心臟健康更有利。
喜歡「開燈睡覺」可能對身體有害?先前學界已經指出,夜間睡眠時暴露於過量的光源,將影響身體分泌「褪黑激素」,更容易導致女性肥胖 ,且對人體的代謝調節產生影響。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刊載的內容更指出,睡眠期間的光照將會損害體內的葡萄糖代謝功能,並導致更高的糖尿病發生率。
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除了將吃下肚的食物消化吸收營養,更應避免接觸慢性食物過敏原及攝取太多高油、低纖維飲食或過多人工色素、香料及甜味劑等,維持腸道菌多樣性、對食物的正確健康觀念、減少會引發慢性發炎的飲食習慣,才能由內而外打造健康的身體。
心情鬱悶洗「冷水澡」,能凍結多餘的煩惱?溫度對生理狀態與心理狀態的影響,也許確實有其道理。《英國醫學期刊》曾報導一名受試者因對氟西汀、西酞普蘭等抗憂鬱藥物產生抗藥性,須每週接受「冷水療法」讓情緒獲得穩定。該療程不僅使受試者的憂鬱症狀明顯改善,甚至一年間逐步減藥,治療效果獲得大幅進展。《英國醫學期刊》在病例報導中表明,冷水療法並非適用於所有憂鬱症患者。不過,英國樸茨茅斯大學的研究同樣宣稱,寒冷的水溫可能有助抒緩解壓力、減輕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