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

心情不好別再亂吃!  營養師推「10食物」緩和情緒  還能幫助減肥?

心情不好別再亂吃! 營養師推「10食物」緩和情緒 還能幫助減肥?

現代人工作壓力繁重、需要加班熬夜休息時間少,心情差在所難免。不少民眾透過「大吃大喝」減壓,但暴飲暴食不僅容易吃下多餘的脂肪,甚至會引起「壓力肥」、讓體重在短時間內飆升。程涵宇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壓力肥的出現與大腦內「血清素」無法發揮作用有關。若想維持整天好心情與穩定食慾,不妨於日常飲食中加入以下10種食物:雞蛋、牛奶、起司、鳳梨、香蕉、豆腐、黃豆、鮭魚、堅果種子、火雞肉。

閱讀更多 »
給孩子足夠保護力!  兒童能吃高麗蔘?  營養師揭真實好處

給孩子足夠保護力! 兒童能吃高麗蔘? 營養師揭真實好處

近年公衛議題延燒,環境中充斥各種病菌,對保護力尚未發育完整的兒童形成潛在危機。高敏敏營養師表示,除了平時做好防疫措施勤洗手等基本功,家長們更要注意孩子的飲食均衡、多吃原型食物以增加保護力。如果孩子經常挑食、吃不夠或希望多補營養,可選用營養補充品為孩子的良好體質打底。

閱讀更多 »
「鬼壓床」非靈異現象? 與睡眠品質低落有關?  醫教「1措施」改善

「鬼壓床」非靈異現象? 與睡眠品質低落有關? 醫教「1措施」改善

隨著民俗月的到來,有一女性向醫師反應連日遇到「靈異現象」,經常睡醒了卻動不了、甚至覺得床邊有人盯著自己看。這是否為民間俗稱的「鬼壓床」?萬芳醫院神經內科陳兆煒醫師澄清,該患者遇到的狀況可能是「睡眠癱瘓症」,呼籲民眾不必過度驚慌,可事先透過睡眠醫學門診協助以釐清相關症狀。

閱讀更多 »
睡眠不足恐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協會警告:每天至少要睡7小時

睡眠不足恐心臟衰竭? 美國心臟協會警告:每天至少要睡7小時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第一大死因,其中有80%可透過健康的生活型態,包括飲食、運動加以預防。《美國心臟協會》(AHA)近期發佈研究,更新保護心臟健康的七項主要建議,首次納入「睡眠質量」為單獨風險因子,明確提醒睡眠時間會影響心血管健康。該研究發表於重要醫學期刊《Circulation》 。

閱讀更多 »
昏沉、腹脹、關節痛是濕氣重!中醫曝5大「壞習慣」害濕氣瘀滯

昏沉、腹脹、關節痛是濕氣重! 中醫曝5大「壞習慣」害濕氣瘀滯

今年端午前後適逢20年來「最完整典型」的梅雨季,連日雨水容易讓敏感族群身體出狀況,伴隨心情煩悶、情緒低落等症狀,天氣轉晴時通常會恢復正常。但部分族群會出現頭暈、身體沉重無力、食慾不振、昏沉而影響日常生活,中醫師提醒,身體有類似狀況時不可大意,當心是「溼邪」影響健康。

閱讀更多 »
注意不集中又健忘!康復後「腦霧」必學6招自救

染疫腦霧怎麼辦?注意不集中又健忘 康復後必學6招自救

感染新冠病毒不只要擔心肺炎、腦炎等重大危害,「長新冠」問題更可能發生「腦霧」現象,對確診者的認知功能造成持續影響。哈佛大學醫學院神經病學副教授Tamara Fong指出 ,康復後的染疫者約有22%-32%因為注意力不集中、健忘等症狀而前往醫院求診,且主訴的症狀皆相當類似。

閱讀更多 »
熬夜、輪班、半夜打鼾要注意! 研究:「高血壓」風險恐增29%

愛熬夜、輪班、半夜打鼾要注意! 研究:少睡半小時 「高血壓」風險增29%

長時間睡眠不規律,對健康造成的危害恐怕比想像還大?先前研究指出,睡眠不足或失眠狀況,可能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有所關聯;如今刊載於《Sleep》期刊的研究指出,睡眠作息的「不規律」,如熬夜、輪班、半夜甦醒等行為,對健康亦存在威脅,可能與更高的高血壓風險有關。

閱讀更多 »
假日適度補眠有好處?  韓研究:減少肥胖問題、脂肪肝風險降2成

假日適度補眠有好處? 韓研究:減少肥胖問題、脂肪肝風險降2成

平日工作忙副業多,睡眠時間相對較少的狀況下,該透過假日補眠恢復精神嗎?此前學界普遍認為,週末補眠行為可說是讓生理時鐘大亂的「禍源」,補眠時間若超過2小時,充其量只會愈睡愈累、並影響體內晝夜節律。不過,近期《Annals of Hepatology》刊載研究指稱,週末補眠對「肝臟健康」仍有一定好處。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