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體一過34歲就會「墜崖式衰老」? 重症醫呼籲:趁年輕快做「8措施」為老化做準備
人類在過了某個年紀區段後,將會不可避免地迎接「雪崩式衰老」的命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人體衰老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歷經某個臨界點後,大腦將可能如同墜崖般急遽衰老、出現崩塌式退化,甚至危及壽命。
人類在過了某個年紀區段後,將會不可避免地迎接「雪崩式衰老」的命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人體衰老是無法避免的現象,但歷經某個臨界點後,大腦將可能如同墜崖般急遽衰老、出現崩塌式退化,甚至危及壽命。
保持良好的睡眠品質,與更好的心血管健康有關?歐洲心臟學會(ESC)出版刊物《歐洲心臟期刊》(EHJ)近日發布研究,表明「深層睡眠」狀態時的聽覺刺激,有助於增加年輕男性的左心室功能,進而帶來提升心血管健康、心臟泵血能力等顯著效益。
平時作息正常、但總覺得很疲憊;即使有睡滿8小時,白天工作時還是哈欠連連?聯欣診所功能醫學護理師亓祥怡護理師表示,每天都睡不飽是多數上班族的心聲,但通常經過1-2天好好休息,原有的疲勞感會自然消失。
每個人可以按照出生年月日的差異分為十二生肖、十二星座,而睡眠習慣的差異,也能將人們分為「4大動物」?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指出,美國睡眠專家Dr. Michael Breus於其睡眠狀況網站《Sleep Doctor》,公布一則線上測驗,可將個人的睡眠時鐘分為4種動物代表,分別為熊、狼、獅子與海豚。
常聽到加班會導致「爆肝」的說法,但實際上加班、輪班或夜班等影響晝夜節律的工作方式,比起爆肝恐怕更加「燒腦」!近期刊載於《PLOS ONE》的研究指出,上晚班、大夜班者或需要輪班的勞工,比起上日班者更可能出現「認知障礙」風險。
平日上班忙副業多,在睡眠時間相對較少的狀況下,是否該透過假日補眠恢復精神?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適度補眠確實對提振精神有益,但錯誤的補眠卻會導致「越睡越累」、還會影響生活作息。
距華語歌壇巨星李玟逝世已2個多月之久,各界表達哀悼之意的同時,也引起民眾對於「憂鬱症」預防的重視。事實上近期權威期刊《Nature》之子刊物《Nature mental health》刊載論文明確指出,若能在日常生活中保持7大習慣,可以將憂鬱症發生的風險降低57%之多。
不少人一生從未量過血壓,一量之下竟發現血壓數值不僅超標,甚至罹患有著「心臟癌症」的心臟衰竭。為何會發生這種情況?亞東醫院吳彥雯醫師解析,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該族群在生活中並未特別留意健康問題;二是特定的心臟衰竭病例相對難以發現,尤其對於「射出分率」數值正常的人而言更是如此。
「心臟」是少數不易受到「癌細胞」影響的器官之一;不過若罹患有「心臟癌症」之稱的心臟衰竭,卻可能比癌症更為致命。亞東紀念醫院心臟血管醫學中心主任吳彥雯醫師受訪表示,心衰竭又稱「疲球心」,形容心臟如漏氣氣球,因心肌變長、變薄,心臟擴大無力而逐步停止跳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