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外電編譯
不少民眾選擇透過運動鍛鍊塑造體態,但運動不僅能改善外觀,對心理健康而言同樣具有正向作用。先前學界已證實,長期的鍛鍊習慣將改善憂鬱症患者的相關症狀。而運動不僅能改善心理疾病,美國運動心理學家Josephine
Perry更指出,固定的鍛鍊模式將有助於心理健康的發展,並帶來以下5種好處:
1. 減輕憂鬱症狀。
Perry透過《美國精神病學期刊》的研究說明,若個人每週至少鍛煉1小時,則可以降低罹患憂鬱症機率達12%;而對於已罹患憂鬱症的患者而言,運動也被視為減輕嚴重憂鬱症狀的有效方法。美國杜克大學的研究指出,運動能帶來抗憂鬱藥物的功效,可使患者的憂鬱症狀減少多達70%。
2. 幫助緩解焦慮。
焦慮和憂鬱經常如影隨形,而運動也被發現對緩解焦慮有益。Perry指出,先前的研究發現擁有定時運動習慣者,比從不運動者更少有焦慮的現象出現。
Perry認為,這是因為運動影響了由大腦「杏仁核」所領導的情緒反應。當杏仁核發現外在威脅時,它會促使腎上腺素和皮質醇分泌,幫助人體做出戰鬥、逃跑等等反應。
運動可以透過放鬆部分肌肉、調節體內代謝,使杏仁核主導的情緒反應減輕,從而減少焦慮對生理和心理的影響。
3. 改善兒童行為。
有研究認為,運動習慣可能改變兒童的行為模式──使他們擁有更好的合作性、減少攻擊性,並對自己的作為承擔更多責任。Perry表示,這樣的影響可能對兒童成年後的行為模式,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
4. 降低孤獨感受。
Perry指出,人類需要一定程度的歸屬感和聯繫感,才能從生活中感受到動力和熱情。有研究發現,當個人更積極地透過運動與他人交往時,生活質量、生活滿意度將顯著提升,且可能有助於預期壽命的延長。
5. 增加內心自信。
Perry表示,經常運動者的自信心更高,因為運動使他們感覺更接近自己的「理想形象」。
「強大的自信心會改善心理健康,並產生更積極的自我認知。」Perry表示,即使是年僅5歲的女孩,就已懂得談論自己的體型,並表達對自身體型的不滿意。此前發表於《青少年健康期刊》上的一項研究更指出,9-11歲頻繁運動的兒童,在2年後的信心程度高於其他同儕。因此,無論成年與否,運動皆有助個人自信心的建立。
Perry表示,獲得心理健康益處所需的運動量,每日平均需進行約1.5小時左右的中等強度運動。養成運動習慣約6週後,憂鬱或焦慮症狀可能就會開始減輕。《健康心理學》期刊曾表明,長時間鍛鍊將對心理健康帶來更多益處,因此不該將運動時間限縮為6週,而是持之以恆,對心理健康才會形成的影響。
資料來源:
Five mental health benefits of exercise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