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新樂器對抗憂鬱、幫助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文章分類/

學習新樂器比聽音樂還抒壓? 研究曝潛在好處:「2大感官」變更敏銳

✦ 2024-07-20 更新
3864 瀏覽
❝ 快速摘要:此前不少科學家認為,聆聽和緩的音樂類型可以放鬆身心、幫助入睡,並有助於抒解壓力。那麼「演奏樂器」對於大腦的影響又是如何?權威期刊《Nature》出版物《Scientific Reports》指出,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處理視覺、聲音的能力有積極影響,甚至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
快速跳轉目錄

潮健康/外電編譯

此前不少科學家認為,聆聽和緩的音樂類型可以放鬆身心、幫助入睡,並有抒解壓力的效果。那麼「演奏樂器」對於大腦的影響又是如何?權威期刊《Nature》出版物《Scientific
Reports》指出,學習演奏樂器對大腦處理視覺、聲音的能力有積極影響,甚至能幫助改善憂鬱情緒。

演奏樂器助抗憂鬱、抒解壓力?  研究:學習鋼琴11週就有「3種好處」

演奏樂器比聽音樂更抒壓?  受試者彈鋼琴11週獲得「3種好處」

英國巴斯大學研究團隊召集31名成年人,並將其隨機分配至3種組別:音樂訓練組、音樂聆聽組與對照組。音樂訓練組接受鋼琴訓練、音樂聆聽組則聆聽與鋼琴訓練者一樣的曲目、而對照組則單純做音樂作業或聽其他的曲目。持續11週後,受試者完成有自閉症、憂鬱、焦慮、壓力等要素有關的量表。


另外,研究團隊也進一步透過閃光、蜂鳴聲等簡單的感官測試,衡量受試者們的五感敏銳程度。結果顯示,音樂訓練組的「視覺」與「聽覺」2大感官變得更敏銳、處理聲音、圖片等訊息的速度變得更有效率;而這樣的變化在其他2個組別看不出顯著差異。


研究團隊也發現,音樂訓練組不僅提高了大腦的認知功能,受試者在訓練前與訓練後的憂鬱、焦慮和壓力評分也有所降低。研究領銜作者Karin
Petrini
博士表示,演奏或聆聽音樂確實會帶來快樂的感受,但在此研究中,發現演奏音樂對於改善認知功能而言具有一定潛力。


「在短期內學習鋼琴是一項複雜的任務,需要閱讀樂譜、配合手指動作,在演奏的過程中也必須保持高專注力、聆聽力與動態視力。」Petrini
博士說明,以科學的角度來看,學習演奏的過程需要將視覺和聽覺線索結合起來,實是一種「多感官訓練」的展現。


看電影、騎機車其實超傷耳朵? 聽音樂超過「這分貝數」就有危害


看電影、騎機車其實超傷耳朵? 聽音樂超過「這分貝數」就有危害

縱然聆聽或演奏音樂對身心有益,若平時接觸大量的噪音、或聽音樂時音量過大,可能對聽力造成不可逆的後果。美國國家衛生院(NIH)刊載指南表示,當生活周遭的聲音過大,即使是短暫的時間,也會對聽力造成危害,嚴重者甚至會損害內耳的敏感結構,並導致噪聲性聽力損失
(NIHL)。


美國國家衛生院表示,噪聲性聽力損失可以是暫時性的或永久性的,並可能同時影響1邊或2邊耳朵。聽力受損通常在短期內無法察覺,簡單的判斷方式為他人說話時,尤其是在電話中或在嘈雜的房間裡,比從前更無法聽清他人的語句,就要特別注意。


而長期或反覆暴露於85分貝以上的聲音,聽力損失的機率也越高;所耗費的時間也越短。美國國家衛生院指出,85分貝大約是機車或摩托車的聲音級別,而以下聲音在平時更要避免接觸或聆聽,以免導致嚴重聽損:


1. 正常對話:60-70分貝(dBA)


2. 電影院:74-104分貝(dBA)


3. 機車或摩托車:80-110分貝(dBA)


4. 透過耳機以最大音量播放音樂、體育賽事或音樂會:94-110分貝(dBA)


5. 警報器:110-129分貝(dBA)


6. 近距離觀看煙火表演:140-160分貝(dBA)


若民眾目前已暴露於聽力損害的危險中,可以先謹記「66法則」,也就是勿配戴耳機超過60分鐘,音量應小於播放設備最大音量的60%。另外,上班族盡可能別在捷運、菜市場、馬路等過度吵雜的背景下使用耳機,且平時定期接受聽力檢查。年輕族群若參加演唱會或參與KTV聚會,可斟酌使用耳塞等工具保護耳朵。有任何聽力問題應尋求耳鼻喉科醫師或聽力師,及早介入治療減少不可逆的聽力損傷。

資料來源:
Noise-Induced Hearing Loss – NIH
Playing the piano boosts brain processing power and helps lift the blues – study
An RCT study showing few weeks of music lessons enhance audio-visual temporal processing
Prevalence and global estimates of unsafe listening practices in adolescents and young adults: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延伸閱讀:
去完演唱會竟「突發性耳聾」! 調查:20歲族群聽力退化最快
聽不懂同事說話恐是「晚發性聽損」! 哪些人應考量植入人工電子耳?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