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長期鼻塞不一定是過敏害的? 當心鼻腔2結構出現異常變化
長期飽受鼻塞症狀所困擾,並不一定是感冒或過敏惹的禍,而是鼻腔結構已出現改變卻不自知!奇美醫院耳鼻喉部主治醫師沈至軒醫師分享,此前曾收治一名48歲男性,因長期鼻塞、嚴重打鼾求診。內視鏡檢查後勁發現該患者的「鼻中膈彎曲」且合併鼻甲肥大狀況,鼻阻力亦呈現高阻力,經藥物治療症狀改善仍有限。
與沈至軒醫師詳細討論後,該患者決定接受「微創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並在術後第二天順利出院,治療後不僅鼻塞症狀顯著緩解,且打鼾、平時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狀亦獲得明顯改善。沈至軒醫師對此強調,不少民眾長期飽受鼻塞、呼吸不順等問題困擾,卻誤以為只是感冒或過敏所致。上述症狀可能與鼻腔內2大重要結構:「下鼻甲」與「鼻中膈」的異常變化有關,若未及早處理,恐影響日常生活與睡眠品質。

鼻塞不只影響呼吸順暢度! 口臭、鼻出血恐接踵而至
沈至軒醫師說明,下鼻甲位於鼻腔側壁,是負責過濾空氣與調節氣流的重要構造,占上呼吸道阻力約三分之二。當受到空氣汙染、過敏原或長期抽菸等外在刺激時,易發生發炎腫脹,導致下鼻甲肥大,進而引發持續性鼻塞。至於鼻中膈則是位於兩側鼻孔之間的隔板,理應位於中線位置,但實際上超過9成民眾存在不同程度的鼻中膈彎曲。若彎曲程度過高,將壓迫鼻腔空間,導致單側或雙側鼻塞、呼吸困難等問題,此時建議接受手術矯正。
當鼻中膈彎曲或下鼻甲肥大時,會導致嚴重的鼻塞情形,讓病人無法順利用鼻子呼吸,進而被迫張口呼吸。長期下來,不僅會在早上起床時感到口乾舌燥、喉嚨不適,白天還可能出現頭暈、注意力不集中,甚至頭痛等情況,甚至可能導致口臭,並影響嗅覺與味覺的敏銳度。沈至軒醫師指出,若合併打鼾或睡眠中斷等睡眠障礙,情況恐怕會更加惡化。另外,由於鼻腔狹窄,空氣流速加快會使鼻黏膜變得乾燥脆弱,進而引發鼻出血,甚至與鼻竇炎等感染都存在密切關聯。
用藥後鼻塞狀況仍未改善? 醫:出現這狀況只能手術處理
針對鼻塞症狀,初期可透過改善環境、鼻盥洗、類固醇鼻噴劑、抗組織胺藥物等方式緩解。然而,若因過敏體質或長期暴露於空汙環境,藥物效果恐有限。沈至軒醫師說明,一旦發展為慢性肥厚性鼻炎,建議以手術方式縮小下鼻甲體積,幫助提升呼吸通暢度。若鼻塞源於鼻中膈彎曲,則因結構已定型,無法靠藥物矯正,僅能透過手術處理。
沈至軒醫師表示,微創鼻中膈鼻道成型手術是目前治療鼻中膈彎曲安全且有效的方法,依病情需求可採局部或全身麻醉。手術過程為透過內視鏡進入鼻腔,視野清晰,可精準進行矯正、切除與縫合,且不影響外觀。手術時間約一小時,若同時有下鼻甲肥厚或鼻竇炎也可一併處理。該類手術出血風險較低,如搭配上相關新型醫療衛材如動力旋轉刀、可吸收式止血棉或組織凝膠等,更可以達到縮短住院天數、傷口恢復速度增快、降低疼痛感等加成效果。
綜合所述,沈至軒醫師呼籲,若民眾如果長期飽受鼻塞、呼吸不順等問題困擾,應立即尋求專科醫師做進一步檢查,精準評估診斷病灶,找到最適合的治療方式,以免惱人的鼻塞問題影響睡眠、工作與日常生活。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