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問答
人物專題
潮爆焦點
健康科普
關節保健
健身運動
減重醫美
身心密碼
兩性生活
ESG
關於我們
投稿專區
隱私權政策
著作權聲明
文章分類/
健康科普
寒流來襲小心中風!「睡眠呼吸中止」成中風隱患 長庚醫師呼籲及早發現治療 遠離健康風暴!
發布時間:
2024-01-26
12:00
✦ 2024-07-20 更新
615 瀏覽
❝ 快速摘要:國健署表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內的平滑肌收縮、血壓升高,可能增加急性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為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險因素,缺血型中風、出血型中風、心肌梗塞等發生率都隨著此症提高。
快速跳轉目錄
國健署表示,氣溫驟降會導致血管內的平滑肌收縮、血壓升高,可能增加急性中風、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發作的機會。然而,睡眠呼吸中止症為心血管疾病中的危險因素,缺血型中風、出血型中風、心肌梗塞等發生率都隨著此症提高。
中風年輕化! 打呼、肥胖、睡不飽者應提高警覺
根據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明劭醫師的觀察,台灣每年新增約3萬名中風患者,其中45歲以下患者的比例從3%~5%雙倍成長至10%,呈現明顯的年輕化趨勢。且許多人不知道枕邊人若有打呼這狀況,可能伴隨呼吸中止症,中風機率將比一般人高出3倍。
蔡醫師表示,有一名45歲的青壯年個案,由於長期忽視夜間打呼的症狀,在不知道也未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情況下,無預警地發生嚴重型中風,不僅失去行動與說話能力,也給家庭帶來極大的壓力。
特別提醒民眾,若有睡眠呼吸中止症三大徵兆「打呼、肥胖、睡不飽」,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治療、進行睡眠檢測。
▲ 圖說:寒流來襲小心中風!「睡眠呼吸中止」恐成為中風隱患
呼吸中止使身體缺氧 導致器官發炎、中風風險提升
蔡醫師解釋,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在入睡後由於上呼吸道肌肉塌陷而導致缺氧,可能每晚驚醒超過百次,無法進入深度睡眠,進而妨礙身體正常的代謝和休息。這樣的情況使得身體堆積垃圾,引起器官和血管的發炎和受損。發炎物質通常是蛋白質,使得血液黏稠,增加心臟病、中風、高血壓、肥胖等疾病的機率,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每年收治超過700位新診斷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蔡醫師表示,症狀輕微者可透過減肥、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方式恢復健康,而症狀較嚴重者可能需要使用陽壓呼吸器或搭配手術治療。妥善治療不僅能改善夜間打呼的問題,還能使白天更有精神。而良好的睡眠品質也有助於改善心臟功能和血液循環,進而降低中風風險。
透過睡眠監測 及早發現異常降低中風風險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分享了一個實際案例,有次監測到呼吸器使用者上傳到雲端的中樞神經指數異常,患者經提醒及早就醫、進行檢查和預防性用藥,成功避免了一場中風的風險。她提醒民眾,睡眠不足和睡眠障礙對健康和情緒有多方面的影響,良好的睡眠品質是維持身體健康的重要條件。
延伸閱讀:
睡眠呼吸中止症年輕化 中壯年中風可能是打鼾惹禍
天冷心肌梗塞機率升 醫:睡眠呼吸中止症可能是關鍵
快速跳轉目錄
科林儀器
科林助聽器一家選配 全台服務 | 台灣唯一榮獲國家磐石獎暨通過SGS ISO多項國際認證之助聽器公司,服務項目:免費聽力檢測、專業助聽器選配、人工電子耳諮詢、人工電子耳及助聽器保養維修及耗材販售、免費居家睡眠檢測、陽壓呼吸器與保健食品銷售,服務據點據點最多。
全部文章
▧ 最新文章
醫界KOL百家爭鳴! 醫事人員如何放大影響力? 專家揭自媒體變現2大秘訣
2025 年 1 月 17 日
試管嬰兒為何會失敗? 醫揭常見4原因:胚胎正常不代表一定成功
2025 年 1 月 17 日
三高、腎臟病不能亂進補!醫揭「溫補」過量危險性:出現3症狀快就醫
2025 年 1 月 16 日
拜年時一口黃牙好尷尬! 美白療程太多有「選擇障礙」? 醫:掌握3件事
2025 年 1 月 15 日
你可能會感興趣
每晚「打鼾」容易中風和心肌梗塞? 「睡眠呼吸中止症」需要動手術嗎?
寒流晨跑超傷心血管? 國健署示警跑者:2時段出門最危險
高血脂確診死亡風險暴增2倍! 醫點名3大「風險族群」:壞膽固醇勿超過「這數字」
力挺「護國神山」竹科爸媽!國泰打造智慧健康生態圈
腦中風年奪上萬人命! 國健署推「紅色警報評估表」揪潛在症狀
相關搜尋
#
冠心病
#
中風
#
睡眠呼吸中止症
立即預約專人諮詢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
,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
Scroll 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