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玻尿酸」擺脫膝蓋疼痛有用嗎?  名醫示警:處理不當恐「提早換人工關節」

打「玻尿酸」擺脫膝蓋疼痛有用嗎? 名醫示警:處理不當恐「提早換人工關節」



潮健康/大林慈濟醫院國際膝關節健康促進中心主任 呂紹睿醫師

你是否曾經因膝蓋疼痛而煩惱,卻不知道該如何解決這個困擾?近年來盛行在關節腔注射玻尿酸,以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玻尿酸是大眾較為熟知的錯誤譯名,正確名稱是「透明質酸」,它是關節滑液及軟骨的主要成分之一,具有特殊生物活性。

關節注射「透明質酸」有用嗎? 最新研究揭示:效果平平

關節注射「透明質酸」有用嗎? 最新研究揭示:效果平平

透明質酸能攜帶五百倍以上的水分,保水性佳,更具有無毒、低免疫反應、高生物相容、生物可分解以及人體可吸收等特性,早就被廣泛使用在各醫學領域,如:促進傷口癒合、眼睛手術、外科手術防黏劑、美容醫學的皺紋填補、臉部組織的調整等。臨床上所使用的,有由新鮮雞冠提煉精製而成,也有人工合成的。

透明質酸注射到膝關節腔內的作用,就像替生鏽的齒輪加上潤滑油。它可以覆蓋在軟骨表面,保護軟骨、增加潤滑度、避免關節攣縮,從而增加關節活動範圍,改善日常生活品質,更能減少軟骨的持續磨損,延緩需要更換人工關節的時間。

近年來,許多由藥廠贊助的臨床試驗證實了它的卓越療效,因此病患紛紛趨之若鶩。然而,最近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老人及免疫風濕科醫療團隊在《斯堪地那維亞免疫風濕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較為客觀的研究報告,值得參考。結論是:在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或生理食鹽水,效果差不多。

透明質酸是否有治療效果? 試驗驚曝:與注射「生理食鹽水」無異

透明質酸是否有治療效果? 試驗驚曝:與注射「生理食鹽水」無異

這個醫療團隊設計了一個嚴謹的臨床試驗,他們以雙盲隨機方式將251位嚴重程度相同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分成三組,每週施打不同的製劑,四週共施打四次。第一組使用2毫升透明質酸注射劑(Sodium Hyaluronate),第二組使用20毫升生理食鹽水(擴張關節腔,有舒緩症狀的效果)。第三組使用2毫升生理食鹽水(對照組)。

治療後,持續觀察26週。結果顯示,無論是疼痛的減輕、功能的改善或止痛藥的使用情況,各組治療方式都沒有顯著差異。在疼痛程度的客觀評分(視覺類比量表,VAS)以及膝蓋損傷和退化性膝關節炎追蹤量表(KOOS)方面,三組均有相同的改善程度,這間接證明關節腔注射劑有類似安慰劑的效果。

透明質酸短期效果尚可 名醫:長期研究仍無法蓋棺論定

症狀治療的短期效果是如此,長期使用又是如何呢?可否減緩甚至扭轉關節「退化」呢?可惜,到目前為止,仍無足以採信的相關報告!關節腔注射劑的研究報告,近年來有如雨後春筍充斥學界,讓人眼花撩亂,臨床醫師無論正反兩方,都可找到足夠的佐證支持其是否執行關節腔注射的醫療行為。

2013年9月,有一篇有趣而發人深省的系統性回顧整理的論文。作者檢視了48篇使用透明質酸注射劑治療「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系統性回顧報告,這些研究都是採用前瞻性、隨機分配、以安慰劑為對照組的臨床試驗。針對它們對治療效果所下的結論,是否與該研究有得到製造商的支持做相關性分析,其中30篇(62.5%)研究聲明是由製造商支持的,只有3篇(6.25%)聲明與製造商無關,另15篇(31.25%)未表明研究經費來源。

注射不當反而導致膝蓋發炎? 提早替換「人工關節」得不償失

注射不當反而導致膝蓋發炎? 提早替換「人工關節」得不償失

結果發現,30篇由製造商支持的研究結果,都支持透明質酸注射劑的療效,其他18篇未表明與製造商有利益衝突的研究中,有11篇認為透明質酸注射劑的療效並不比安慰劑好。真是頗值玩味的結論!前來我們關節中心尋求進一步治療的慢性膝痛病患,經仔細詢問,十之八九曾接受過關節腔注射透明質酸的療程,評價好壞參半(與安慰劑差不多),以其高成本來看,若只能得到短暫的安慰劑療效,確實應三思而行!

若使用不當(未順利注入關節腔)或關節滑液囊對透明質酸產生過敏發炎反應,反而使疼痛加劇,甚至導致關節滑液囊因重複發炎而逐漸變厚、失去彈性,偶爾也會碰到因侵入性細菌感染而必須接受重複清創手術、提早置換人工關節的病例,得不償失!






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





以上內容由呂紹睿著,時報出版自己的膝蓋自己救:退化性膝關節炎的真相授權《潮健康》刊登,非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之轉載。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
3大關節疾病都可能釀成「慢性疼痛」? 疼痛科醫驚曝:不動刀也有機會痊癒
一過40歲就可能罹患「膝關節炎」? 名醫提醒年輕人:趁早保養有望「到老都不會退化」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wyy7997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詠盈

作者尚未有簡介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