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像戴著灰白濾鏡看世界」 憂鬱症為何發生?身邊親友如何避免「踩雷」加重病情?
憂鬱症為所有心理疾患中盛行率最高的疾病,憂鬱症終生盛行率為百分之5至17,也就是說一百人中有5至17人在一生中會罹患一次憂鬱症。讀者們通常會對憂鬱症有許多疑問,讓我們透過以下四點來認識憂鬱症,並學習如何幫助罹患憂鬱症的親友吧。
憂鬱症為所有心理疾患中盛行率最高的疾病,憂鬱症終生盛行率為百分之5至17,也就是說一百人中有5至17人在一生中會罹患一次憂鬱症。讀者們通常會對憂鬱症有許多疑問,讓我們透過以下四點來認識憂鬱症,並學習如何幫助罹患憂鬱症的親友吧。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保有正能量、每天能過得無憂無慮,但無奈人生就是會充滿挑戰,如果心理上無法跨過環境帶來的困難,就可能會引發憂鬱或焦慮的情況。因此,關於「正念」的概念在近年就十分受歡迎。根據《台灣正念工坊》的資料,正念是「有意識地知道當下的身心與環境,並保持客觀、允許、不評判的態度」。做為一種增加幸福感和減少壓力的方式,正念的觀念變得越來越流行。英國劍橋大學(University of Cambridge)就針對正念對人們所帶來的影響進行了研究。
隨著手機鏡頭的畫素越來越高,人人都變成了拍照高手,許多網紅、網美更是透過唯美的自拍清涼照來博得粉絲的目光。自拍風氣盛行也造成社會事件,今年6月27日一名女性在高雄派出所前拍攝「全身裸照」,將拍攝成品上傳個人社群平台,引起社會廣泛討論。深究時下自拍風氣的背後,除了與追求社群互動的欲望有關,大眾更需要瞭解其中的心理健康因素。諮商心理師林萃芬認為,透過深入分析自拍者的人格,可以觀察到許多豐富的訊息。
隨著三級警戒發布,公司行號、學校改為在家上班、上課的形式之後,上班族與學生省去了通勤的時間,相對來說可以在家賴床的時間也增加了。有些人因為這樣就把晚上打電動、吃宵夜的時間拉長,認為反正明天早上可以比較晚起,對身體也沒差;不過根據美國醫學協會(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刊載的最新研究顯示,這樣貿然改變生活作息,對身體其實並不會比較好,甚至還有可能提升罹患憂鬱症的風險!
身為大學生,你是否常被身旁的長輩說當學生很幸福、無憂無慮呢?事實上大學生的煩惱可多了!不信你去看看Dcard的文章就知道:學期初得為了搶課而操心;學期末還得抱佛腳以防明年變成學弟妹;去國外念大學「怕綠光罩頂」、男友跟人跑;疫情變嚴重了還得煩惱是否要回老家或待在宿舍……只能說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大學生的似乎也沒比較好念。好消息是,根據美國華盛頓州立大學(Washington State University)的研究,只要摸摸毛孩們10分鐘,你的壓力和無助可以獲得一定程度的紓解!
Covid-19病毒大流行,直接改變了人類現階段的生活方式。防疫警戒也導致企業減班、失業率上升、親子家庭關係緊張等等現象,再加上疫苗施打未普及,各國都有第三波疫情升溫現象。這段疫情黑暗期內,許多人每天在絕望與孤獨中度過。美國賓州大學(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的研究認為,要減少非常時期的絕望與孤獨感,可以透過建立明確目標來改善心理狀況。
台灣實施三級警戒已有2個月時間,大部分民眾都長時間待在家中,導致家暴、衝突事件暴增,人心開始因疫情出現浮動;甚至還有PTT網友笑稱自己「可能還沒確診就先得憂鬱症」。事實上,人們因缺乏社交、或是因新聞資訊產生焦慮,都讓身心受到嚴重影響,究竟該怎麼調適這樣的心情呢?心理師林仁廷建議,先瞭解焦慮情緒的來源,如果焦慮感是來自於過度吸收偏頗資訊,也許應該調整接受資訊的方式,就能避免產生過度焦慮。
知名英語教學YouTuber《阿滴英文》作者阿滴,日前透過影音平台公布罹患憂鬱症長達一年,影片一出引發外界震驚,許多人對平時形象陽光、溫暖的阿滴罹患心理疾病感到相當意外。《阿滴英文》在影音平台擁友267萬訂閱者,身為頻道主理人的阿滴甚至開設實體英文補習班、線上課程,個人事業看似相當成功,已是大眾眼中的「人生勝利組」,為何仍被憂鬱症找上門?
「她對我說的最後一句話是要去學校找老師,還抱著我說Bye Bye,就像平常一樣」一個悲傷的母親說著。她的女兒是22歲的歌手莊凌芸,從選秀節目脫穎而出,前途一片看好,最後卻在母校的圖書館墜樓不治,留給眾人的是震驚與疑問,她怎麼了?隨著眾人推敲,莊凌雲除了事業壓力、家庭因素以及傾向將壓力往身上攬外,也有罹患憂鬱症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