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職業婦女工作、育兒一肩扛! 「腦疲勞」問診女性大增,她驚曝:大腦年齡竟老化4歲
職業婦女因工作與育兒壓力導致「腦疲勞」問診人數上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指出,此現象與前額葉功能退化有關,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等問題;建議透過藥物、心理諮商、作息調整與正念練習等方式預防或改善,並鼓勵職業婦女正視壓力、及早介入治療以恢復大腦活力。
健康知識分享
職業婦女因工作與育兒壓力導致「腦疲勞」問診人數上升,周伯翰身心醫學診所院長周伯翰醫師指出,此現象與前額葉功能退化有關,可能出現記憶力下降、情緒不穩等問題;建議透過藥物、心理諮商、作息調整與正念練習等方式預防或改善,並鼓勵職業婦女正視壓力、及早介入治療以恢復大腦活力。
台灣邁入超高齡社會,65歲以上長者骨鬆比例高,每6人就有1人罹患骨鬆,其中女性占8成。健保署自2024年3月起擴大給付骨鬆藥物,首度納入尚未骨折但具高風險者,包括糖尿病使用胰島素者、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與長期使用類固醇者,從骨折後治療邁向骨折前預防。骨折不僅導致失能,一年內死亡率高達20%,應及早評估與介入治療。醫師提醒:骨質流失初期多無明顯症狀,若出現身高縮短或駝背應盡快就醫篩檢。
台灣超過半數女性腰圍過粗,肥胖醫學會推「擁抱媽媽」行動,提醒腰圍過粗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風險上升有關。林文元理事長指出,更年期與產後女性易腰圍增加,吳至行醫師建議必要時應藥物介入,如每週一次針劑腸泌素具抑制食慾與心血管保護效果。減重5-10%可降2成心血管風險。醫師呼籲母親節用「擁抱」開啟健康對話,及早管理腰圍守護家人健康。
33歲女性施打12支玻尿酸6年後臉部竟吸水膨脹,醫揭可能為「延遲性發炎」導致。粹究美學診所皮膚專科傅筠醫師指出,玻尿酸雖可代謝,但頻繁注射、產品雜質、施打層次錯誤或個人免疫變化皆可能引發延遲發炎,出現腫脹硬塊等症狀。治療可用降解酶溶解玻尿酸,並應避免揉壓熱敷。民眾應遵守四大預防原則,包括適當間隔補打、術後護理、選用正規產品與合格醫師操作,以維持安全美觀效果。
牛奶依加工方式分為鮮乳、長效乳、保久乳與還原乳,營養價值依序遞減。選購時只要確認標示「100%生乳」即可判定為鮮乳;若含奶粉、水、香料等成分則為還原乳或調味乳。營養師建議兒童多喝鮮乳補充營養,需久存者可選保久乳,但開封後應儘快飲用完畢並留意保存期限。
春季氣溫忽冷忽熱、濕度變化劇烈,正是頭皮問題的高發期,有些人早上起床一梳頭,肩膀就落滿細小白屑,不僅影響儀容,也常讓人尷尬難受。其實,「頭皮屑」不只是洗髮不乾淨,而是頭皮正在釋放的健康訊號,若長期出現屑屑困擾,除了使用適合自己的洗髮產品,更應從日常生活與清潔習慣調整做起,才是有效改善之道。
近期梅雨季節悶熱潮濕,加上台灣以機車通勤為主的生活方式,讓頭皮長時間處於高溫、高濕、高摩擦的環境中,成為頭皮痘痘與發炎問題的高發季。許多民眾在社群平台詢問:「為什麼天天洗頭還是一直長痘?」成為皮膚科門診常見的困擾之一。
你是否曾經歷頭皮泛紅、刺痛,甚至灼熱感?這些不適症狀可能不是暫時性反應,而是頭皮發炎的早期警訊。若長期忽視,可能進一步演變為脂漏性皮膚炎、毛囊炎,甚至導致毛囊受損與掉髮問題。本文將帶你了解頭皮紅腫的常見成因、症狀與改善方式,協助你從日常保養做起,提升頭皮健康力。
髮尾乾燥是許多人日常最常見的髮質困擾之一,表現為髮絲失去光澤、粗糙打結、容易分岔甚至斷裂。不只影響造型,更可能與頭皮油水平衡失調、髮絲結構受損有關。若未及時修護,可能導致髮質惡化、毛鱗片外翻、甚至間接影響頭皮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