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疾病

研究:逾5成刺青者童年受虐! 紋身有助撫平創傷? 心理師揭「4作用」

研究:逾5成刺青者童年受虐! 紋身有助撫平創傷? 心理師揭「4作用」

刺青或紋身近年來逐漸廣為大眾所接受,不少年輕人將刺青作為表達個人或社會文化的形式之一。不過,當心理學家深入研究刺青者的心理狀態,發現刺青行為不僅只是想展現自我、更可能與刺青者過往的心靈創傷有關?《BMC Psychology》刊載研究指稱,兒童時期遭受虐待、忽視者,成年後更可能採取紋身或穿孔行為。

閱讀更多 »
腸道發炎好不了  「憂鬱症」機率增9倍? 研究曝:兄弟姊妹也有風險

腸道發炎好不了 「憂鬱症」機率增9倍? 研究曝:兄弟姊妹也有風險

人類的生理與心理狀態時常互相影響,此前諸多研究已經表明,罹患憂鬱症後可能與更高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以及死亡風險有關。而生理疾病亦可能影響個人的心理狀態,來自《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and Hepatology》的最新研究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IBD)可能與高度憂鬱症風險息息相關。

閱讀更多 »
疫情下「睡眠問題」成常態?   簡單「6步驟」改善睡眠品質

疫情下「睡眠問題」成常態? 簡單「6步驟」改善睡眠品質

本土確診人數持續增加,目前雖以輕症者居多,仍有不少民眾擔憂傳染後將對身心造成一定影響。焦慮與恐懼感只增不減,要當心「睡眠問題」將對心理狀態造成更為嚴重的影響。已有不少研究表明,睡眠不足與許多健康問題皆有關聯,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等疾病,因此民眾若自覺經常失眠、睡不飽,甚至有長期睡眠問題,應積極調整生活型態,並諮詢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進一步改善睡眠狀態。

閱讀更多 »
疫情讓厭食、暴食者倍增?  飲食失調「3前兆」莫輕忽

疫情讓厭食、暴食者倍增? 飲食失調「3前兆」莫輕忽

在疫情期間因過於恐慌、焦慮而暴飲暴食;或者自覺胃口全失、食不下嚥,可能是罹患「飲食失調」(Eating Disorder)的前兆!據《Lancet》刊載社論指出,飲食失調 是可能致殘、致命且代價高而的精神疾病,恐將嚴重損害身體健康,並破壞心理社會功能。在新冠大流行的2年間,確診飲食失調者更以驚人的速度不斷上升當中。

閱讀更多 »
女性遇「性騷擾」傷心更傷身!   哈佛:罹患「高血壓」機率增21%

女性遇「性騷擾」傷心更傷身! 哈佛:罹患「高血壓」機率增21%

女性受到「性暴力」對待,如職場性騷擾、性暴力或性侵害,不僅可能影響心理狀態,亦可能對心血管健康造成危害?根據《美國心臟協會期刊》(JAHA)最新刊載的大型縱向研究顯示,在其一生中受到性暴力侵犯者,罹患高血壓的機率將高於一般女性。這也是首次將壓力或創傷性經歷,與心血管疾病聯繫起來的大型研究。

閱讀更多 »
居隔哪都不能去「心好累」?  研究籲做出「5種改變」 幫助維持一天好心情

居隔哪都不能去「心好累」? 5種改變幫助維持一天好心情

隨著國內疫情每日確診數破萬,需要「居家隔離」或「居家檢疫」者與日俱增。隔離期間難免容易產生孤獨感,若民眾自覺心理狀態變得不穩定,或本身患有心理疾病者,除了在隔離結束後尋求精神科醫師或心理諮商師釐清病況,居隔期間、居隔後亦可養成「5種習慣」,不須花費太多時間,即有助於改善心理健康。

閱讀更多 »
如何提升幸福感?  關鍵在於「催產素」?  研究:使人同理心更強、提高生活滿意度

如何提升幸福感? 關鍵在「催產素」:增強同理心、提高生活滿意度

你對生活感到滿意嗎?是否常感受到幸福感?事實上這與素有「愛情荷爾蒙」之稱的催產素息息相關。催產素已被證實與渴望親密行為、培養社交能力有關;近期《Frontiers in Behavioral Neuroscience》的研究則進一步指出,催產素的分泌有助於提高生活滿意度與同理心,使個人願意採取更多的良善措施,形成「正向循環」。

閱讀更多 »
自覺情緒低落、生活滿意度不足?  「6大措施」助分泌催產素、改善心情

防疫期間情緒低落、生活滿意度不足? 「6措施」 助分泌催產素、改善心理狀態

現代人愈來愈難得到快樂?肇因於工作與經濟壓力,若平時無適當管道做抒解,負面情緒恐怕將發展成心理疾病,對日常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民眾若自覺情緒低落、負面情緒無法抹消,諸多研究已證實,下列措施能促進催產素的分泌,或許有助於獲得更高的幸福感與滿足感。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