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養肌膚別只會敷面膜、擦乳液! 專家:多攝取「8大營養素」 抗老又除皺
對抗皮膚老化,不見得要使用保養品?美國皮膚科權威、邁阿密大學醫學博士Julia Tzu表示,含有「抗氧化」功效的營養成分或食物,對於減少皮膚衰老、皮膚癌或細胞損傷而言皆具有一定功效。除了透過具保濕功效的保養品勤加保養,Tzu博士指出,正確的日常飲食也有助肌膚活化、視覺年齡更顯年輕。
對抗皮膚老化,不見得要使用保養品?美國皮膚科權威、邁阿密大學醫學博士Julia Tzu表示,含有「抗氧化」功效的營養成分或食物,對於減少皮膚衰老、皮膚癌或細胞損傷而言皆具有一定功效。除了透過具保濕功效的保養品勤加保養,Tzu博士指出,正確的日常飲食也有助肌膚活化、視覺年齡更顯年輕。
不少民眾擔心「長新冠」後遺症,一旦確診後發生「腦霧」,頭暈、頭痛、健忘、疲倦怎麼辦?張語希營養師指出,良好飲食有助改善腦霧症狀,可採取「麥得飲食」(Mind Diet)七大原則:少吃紅肉、適量紅酒、多吃深綠色蔬菜、(含白藜蘆醇)、堅果、莓果(植化素與抗氧化劑)、深海魚、橄欖油等健康食物。
「甲狀腺亢進」為體內甲狀腺荷爾蒙過多,所導致的內分泌失調疾病之一。甲狀腺亢進的常見症狀表現可能為心跳變快、身體代謝變快、比較怕熱等,與一般的生理狀況容易搞混,進而使患者輕忽風險。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若甲狀腺亢進無妥善治療,可能進一步引發「甲狀腺風暴」(thyroidstorm),死亡率高達90%。
各項研究指出,其實眾多水果不僅營養價值豐富,且含有較少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這對於正在執行生酮飲食者而言,可視為纖維質、植化素與優質蛋白質的選擇。《潮健康》列舉低醣植物/水果如下,供瘦身者做參考: 酪梨、藍莓、黑莓、草莓、覆盆莓、西瓜、奇異果、番茄。
用「吃」也能幫助保養肌膚?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於維持膚況而言,並不亞於每天使用瓶瓶罐罐。除了保養品以外,愛美的民眾亦可養成以下4大習慣,有助於保持肌膚光采:每天攝取蔬菜、攝取足夠水果、補充維生素C與膠原蛋白。
端午節吃下太多粽子,高油高鹽的飲食內容不僅容易使體重增加,糯米難消化的特性更可能引起腸胃不適。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呼籲民眾,端午節後應善用「腸胃公休日」概念,讓腸胃適當休息、避免便秘或不適感。高敏敏營養師說明,「腸胃公休日」比起常見的進食法或斷食法更容易執行,建議採取「吃六休一」的準則,一週選擇一天當作腸胃公休日。透過原型、高纖食材搭配優格、優酪乳等飲品,取代高油、高鹽與高糖飲食,可顯著減輕腸道負擔,幫助體內做「順暢大掃除」。
Covid-19確診後出現的症狀和後遺症是民眾近期所關注的議題。究竟康復後,民眾可以如何留意自身狀況,以及做哪些日常保養恢復體力和健康呢?聯安診所蒐集了各科專業醫師與醫護團隊的建議,提供給確診者及其家屬「照護QA指南」,在康復的路上一同齊心面對。
兒童施打疫苗究竟安不安全?是否有副作用過於劇烈的隱憂?種種問題困擾著嚴峻疫情下的家長們。事實上,除了減少外出、避免公共場所與社交、做好勤洗手與保持社交距離等措施外,家長更要注意疫情下孩子的飲食與生活習慣,或許對於降低孩子施打疫苗後的不適感、增強免疫能力有所幫助。
國內Omicron疫情升溫,每日確診數破萬的狀況下,若自己不幸確診,居家隔離期間可以補充哪些營養素,維持身體機能並提升免疫力?張語希營養師於社群指出,確診者可適度攝取以下「6大營養素」,幫助免疫系統正常運作、對抗新冠病毒:維生素D、維生素C、DHA、硒、鋅以及益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