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吃不好更會讓人睡不好! 醫揪失眠元兇:原來是身體「1機制」出問題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王小姐,本就容易緊張、焦慮,就學期間就時常有睡不好的問題。殊不知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睡眠障礙日益加劇,有時還得服用鎮定劑才能好好入睡。該患者為了找出自己睡眠不佳的原因而就醫,才發現影響睡眠的最大關鍵是「低甲基化」。
身為社會新鮮人的王小姐,本就容易緊張、焦慮,就學期間就時常有睡不好的問題。殊不知出社會後工作壓力大,睡眠障礙日益加劇,有時還得服用鎮定劑才能好好入睡。該患者為了找出自己睡眠不佳的原因而就醫,才發現影響睡眠的最大關鍵是「低甲基化」。
攝取過多的油炸飲食,影響的恐怕不只有身材,甚至還會造成憂鬱症的風險增加?近期刊載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的研究證實,油炸物的攝取與焦慮、憂鬱風險有顯著的關聯。研究認為,這種現象可能與油炸物中的化學物質「丙烯酰胺」(Acrylamide)有關。
不少年輕族群下班或放學後,就此徜徉在社群媒體的世界中,智慧型手機不曾離身。這種被動接觸大量資訊的狀態,可能對心理健康造成負面影響!《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研究表明,毫無節制地瀏覽社群內容,與焦慮症、憂鬱症等精神疾病患病率增加有關。
近日自覺身體「怪怪的」,去醫院檢查卻沒有診斷出任何異常,且於假期、放鬆狀態時,身體的異常感就會自動消失。若民眾遇到類似的狀況,需要注意可能是「自律神經失調」的警訊!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分析,自律神經失調者經常會自覺大病沒有、小病不斷,並合併有「渾身不對勁」的感受。
音樂不僅能作為一種嗜好,與醫療措施相互配合,竟能讓藥物的藥效變得更好?《Clinical Nursing Research》研究顯示,音樂的聆聽與鑑賞已知可改善情緒、促進心理健康;而單純聆聽音樂的行為,或許有助於增加化療藥物的效果。
時常心悸、燥熱,又莫名體重減輕,要當心是「甲亢」──甲狀腺功能亢進徵兆?亞東紀念醫院新陳代謝科江珠影醫師受訪表示,近期收治一名30多歲年輕女性,本身無特殊病史,明明天冷低溫卻覺得身體燥熱,並有手抖、排便次數增加,兩個月內體重下降6-7公斤,合併眼睛不適、皮膚泛紅、焦慮等症狀,初時以為是工作壓力太多,經抽血檢查後才確認是甲狀腺功能亢進。
連續遊玩好幾個小時的電玩遊戲,在兒童時期往往會被視為脫序或不自律的表現。不過,《Scientific Reports》刊載的研究卻表明,電玩遊戲對孩子的思維形塑有著正向作用,可能有助於提升智商與認知行為,相較於觀看網路影片、使用社交媒體,或許對大腦的潛在益處更大。
隨口罩解封、輕症免隔離政策陸續實行,如何與病毒持續共存、成為今年度的重要課題。台灣感染症醫學會針對我國確診民眾進行生活品質影響調查,高達6成確診者表示染疫後,睡眠、情緒、記憶力、專注度等皆受到影響,甚至以體力影響最有感。
隨著跑步運動的興盛,一般民眾對於跑步鞋的性能與要求也逐漸增加。近年各各大鞋廠製造的跑步鞋,鞋底主打「碳纖維板」材質,聲稱其能增加地面的反彈力道,讓跑者產生猶如「貼地飛行」的感受;且自從知名馬拉松跑者Eliud Kipchoge首次嘗試以碳板跑鞋作為比賽用鞋、並打破大會紀錄以來,碳板跑鞋正逐漸成為專業跑者與運動愛好者的心頭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