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病

高血脂確診死亡風險暴增2倍!醫點名3大「風險族群」:壞膽固醇勿超過「這數字」

高血脂確診死亡風險暴增2倍! 醫點名3大「風險族群」:壞膽固醇勿超過「這數字」

很多民眾覺得高血脂沒有明顯症狀、無關痛癢,其實,台灣的心血管疾病逐漸年輕化,膽固醇扮演非常重要的角色。國人高血脂中華民國血脂及動脈硬化學會理事長暨台北榮民總醫院黃柏勳教授表示,根據國健署2017年至2022年的台灣三高盛行率數據,20-49歲的青壯年族群有高血脂問題達到11.5%,每10個人就有1個高膽固醇。40-64歲更嚴重,有32.6%屬於膽固醇超標,等於3個人當中就有1個高血脂。65歲以上盛行率更達到37.9%。

閱讀更多 »
染疫使「肌少症」風險增加?  醫師:不運動、蛋白質吃太少恐提升「長者死亡率」

染疫使「肌少症」風險增加? 醫師:不運動、蛋白質吃太少恐提升「長者死亡率」

隨著疫情蔓延全球,新冠病毒除了造成肺部損傷外,肌肉、骨骼亦可能受病毒影響,進而增加肌少症風險,研究證實,新冠病毒將影響神經、肌肉骨骼,恐將造成肌少症機率上升,且該影響並無年齡之分。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暨老年醫學科程信翰醫師表示,肌少症罹病風險比想像得高,除了牙口問題,慢性病、失智症或中風都可能因疾病導致胃口不佳、或吞嚥神經狀況,產生營養不均,長期可能產生肌少症危機。走入與新冠病毒共存時期,更要營養均衡、規律運動,減緩肌肉流失並降低肌少症風險。

閱讀更多 »
什麼是「原始人飲食法」?  對減肥有幫助嗎?  專家籲「3大族群」別亂試

什麼是「原始人飲食法」? 對減肥有幫助嗎? 專家籲「3大族群」別亂試

先前受到歐美諸多名人推崇的「原始人飲食法」(Paleo Diet),與其他飲食法有何不同之處?又稱為「古飲食」的原始人飲食法起源於1975年,由營養學家Walter L. Voegtlin所提出,主張飲食內容應遵從石器時代的原始人一般,只吃蔬果、瘦肉、魚肉、堅果或種子,並避免全穀類、豆類與加工食物。

閱讀更多 »
血管太油如劇毒?  研究:高血脂恐殺死細胞、惡化各種慢性病!

血管太油如劇毒? 研究:高血脂恐殺死細胞、惡化各種慢性病!

高血脂、高血糖與高血壓並稱「三高」,在擁有「亞洲最胖體質」的台灣人身上尤其常見。普遍而言,大眾較為重視量測血壓與血糖,而血脂檢查因需要抽血與儀器分析,往往容易被國人所忽略。其實,高血脂不僅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權威期刊《自然》(Nature)刊載的文章更指出,各種慢性病如果合併有血脂問題,恐加速體內健康細胞凋亡,使疾病更難得到良好治療。

閱讀更多 »
無症狀傳染人口「至少翻6倍」   重症醫:Omicron讓「全世界都鬆懈了」

無症狀傳染人口「至少翻6倍」 重症醫:Omicron讓「全世界都鬆懈了」

本土疫情再度爆發!疫情指揮中心於3月27日宣布,新增83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與120例境外病例,此次確診病例可謂「遍地開花」,足跡遍布桃園、基隆、台東等地,無不讓民眾人心惶惶。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中直言,Omicron「無形傳播」的特性,可說是讓世界各地的民眾與公衛單位「過於鬆懈」了。

閱讀更多 »
吃魚油讓心情變好? 哈佛打臉:無法預防憂鬱症  女性憂鬱風險反而提高

吃魚油讓心情變好? 哈佛打臉:無法預防憂鬱症 女性憂鬱風險反而提高

國人健康意識提升,服用保健食品也蔚為風潮。其中「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為健康油脂,被證實能降低血管中的斑塊堆積。而內含「DHA」與「EPA」成分則被認為是「快樂泉源」,有助維持情緒穩定、並能減緩憂鬱症等心理症狀。不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宣稱,魚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對於抗憂鬱的效果恐怕不如人們想像地美好。研究顯示,攝取Omega-3並不能顯著改善憂鬱症;相反地,中年女性每天服用魚油補充劑,反而可能導致更高的憂鬱症風險。

閱讀更多 »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糖尿病風險 哈佛教一秒學會放鬆10招

長期壓力增心臟病、糖尿病風險 哈佛教一秒學會放鬆10招

身上背負數種壓力,對忙碌的現代人而言早已司空見慣。不過,隨著時間流逝,壓力源可能持續傷害身體與心靈健康。哈佛大學直屬健康機構《哈佛健康出版社》即指出,失智症、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皆可能與長期壓力有關。美國麻州總醫院心理諮商中心專家Shalu Ramchandani指出,個人面對壓力並感到威脅或危險時,會透過釋放壓力荷爾蒙、收緊肌肉、血壓上升以進入「備戰狀態」。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