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補班日壓力過大如何調解? 心理師授訣竅:焦慮時做「1件事」平復情緒
不少上班族此週需要「補班」,才休息一天工作又排山倒海而來,不免令人覺得喘不過氣、提不起勁。聯青診所倪家珍心理師表示,適度的壓力確實能夠激發潛能,亦為學習過程中的驅動力。不過,當壓力長期超過身心負荷時,就會開始對健康產生影響,臨床上也不乏有許多類似的個案。
不少上班族此週需要「補班」,才休息一天工作又排山倒海而來,不免令人覺得喘不過氣、提不起勁。聯青診所倪家珍心理師表示,適度的壓力確實能夠激發潛能,亦為學習過程中的驅動力。不過,當壓力長期超過身心負荷時,就會開始對健康產生影響,臨床上也不乏有許多類似的個案。
排便的順利與否,會顯示出身體的代謝狀況,對體態呈現也會有影響?李婉萍營養師於社群指出,長期便秘導致糞便堆積在體內,不僅促使息肉生長,甚至有引發癌變風險。尤其現代人久坐、不運動成自然,便秘也逐漸成為上班族或年輕族群的「文明病」。
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於9日宣布,2月20日開始若疫情可控,除了大眾運輸工具、醫療院所2大場合之外,其餘室內環境民眾可決定是否配戴口罩。不過,仍有不少民眾擔憂口罩解禁後,感染病毒的風險將驟然增加,也擔心年長者或家人因強大的病毒感染力,影響日常生活。
40歲後不只體力下滑,又有情緒不穩定和睡眠問題,要當心是「男性更年期」提早來臨?新光醫院家醫科柳朋馳醫師受訪指出,男性荷爾蒙在30歲達到高峰,之後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下降,40歲後更可能每年下降1-3%。男性更年期不像女性可從月經週期加以判斷,身體症狀多作為懷疑指標,並搭配抽血檢測荷爾蒙數值,評估是否有其他器質性或代謝性疾病問題。
正餐吃飽卻不斷嘴饞,小心落入「假性飢餓」的陷阱?不少民眾放完長假後,明明都有規律吃正餐,但卻頻繁覺得嘴饞,吃飽了還是覺得飢餓。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假性飢餓的定義為:即便吃過正餐、且具有飽腹感,但仍覺得飢餓,長期以來容易在無形中吃下不必要的熱量,造成體重增加、血糖上升、引發身體代謝問題。
黑咖啡(美式咖啡)是上班族保持專注、提振精神的利器,此前也被眾多研究證實具有健康方面的益處。事實上,添加牛奶的「拿鐵咖啡」,健康益處將比黑咖啡更顯著?《Journal of Agricultural and Food Chemistry》期刊刊載論文指出,添加牛奶的咖啡品項,或許相較單純的黑咖啡更具有「抗發炎」的作用。
現代人健康觀念進步,蛋白質攝取的重要性也逐漸受到重視。不過,一般人多注蛋白質攝取不足,較易忽略蛋白質過量可能造成的負擔與健康風險。家醫科李思賢醫師指出,過度攝取蛋白質,不只可能引起脂肪增加,對高風險族群而言,還可能造成肝臟負擔,影響腦部功能。
目前世足賽正如火如荼地開踢,不少到足球員容易因為鏟球、盤球而摔倒;此前球星內馬爾(Neymar)於2018年世界盃中的倒地翻滾動作,更引來大批網友嘲笑。《一分鐘健身教室》史考特醫師受訪表示,足球倒地後的翻滾姿勢確實能夠減輕地面對膝蓋的衝擊,不失為保護關節的一項措施。
早上工作時總是自覺昏昏欲睡、提不起勁,可能不單單只是前一晚的睡眠出問題,與前一天的運動狀況、和早餐的攝取內容也有關聯?《Nature Communication》的刊載研究,針對個人生活習慣建立分析,表明「4大因素」可能是決定早晨警覺性是否足夠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