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生命找到更多進步可能!減重也能變快樂/蘇琮祺心理師專訪

讓生命找到更多進步可能!減重也能變快樂
蘇琮祺心理師專訪


讓生命找到更多進步可能!減重也能變快樂──蘇琮祺心理師《潮健康》專訪


潮健康/主筆室


最想當的不是心理師 而是房屋仲介

採訪蘇琮祺心理師時,總是讓人感覺世界豁然明亮。話語中充滿溫暖力量,又兼具有條不紊的清晰邏輯,很難想像,其實他原先的志向並不在此。


「當初我最想從事的職業不是心理事,其實是房屋仲介!」蘇琮祺心理師笑說,大學時代自己最嚮往的,是「工商心理學」的授課老師,穿西裝、打領帶站在講台上,對臺下滿滿房屋仲介進行「教育訓練」。


「工商心理學比較偏向企業管理,所以我原本希望從事教育訓練,沒想到畢業後服兵役,覺得軍隊還不錯,就簽了下去。」蘇琮祺心理師說,這一簽就是四年,一路做過輔導長、心輔官,直到軍中沒有位置退伍,這才發現自己的人生方向。


「我發現自己比較適合當助人工作者,以前很希望成為生意人或業務,後來發現自己心太軟,比較喜歡照顧人。」於是先到醫院找工作,擔任照顧小朋友的早療教師,接著考取研究所和執照,正式踏入了心理師領域。


他說,過去以為心理師只是在固定單位服務的專業人士。一路走上,接觸的面向愈廣,愈發現各行各業都需要心理師。企業需要心理師,社區需要心理師,亟待解決各種人生問題的民眾,更需要心理師幫助。


「民眾並不在乎,你的專業領域是什麼。他們在乎的是,你能不能解決他的問題。專業是我們覺得重要的,解決問題才是民眾想要的。」蘇琮祺心理師說。


蘇琮祺心理師指出,發現各行各業都需要心理師。企業需要心理師,社區需要心理師,亟待解決各種人生問題的民眾,更需要心理師幫助。



連續工作80多天 心悸發作思考人生意義

很多人以為心理師不會有壓力或情緒問題,其實面對人生道路的巨大震盪,心理師也是個普通人。蘇琮祺心理師回憶,剛離開醫院時擔任「自由心理師」曾連續工作80幾天,生存的焦慮迫使他對工作來者不拒,健康也受到影響,經常心跳加速,坐著都覺得自己快心悸。


「我去了心臟內科,做了24小時心電圖追蹤,然後才開始思考,人生的意義在哪裡?」


後來輾轉讀到《搞定》這本書,啟發了他重新將生命「排序」的念頭,也開始學會減少工作量,增加休息時間,有些演講他選擇推掉,有些需要出席的場合,他選擇轉介給其他專家或直接拒絕。


「我們需要自己為自己的生命排序,對我來說,最重要的是什麼?哪些事是現在必須要做的?有了清楚的排序,你的心就會安定許多。」




輔導孩子也輔導媽媽 助尼特族青年重返社會

在台灣,很多人習慣將事情畫分為「成功」與「失敗」。連治療或心理諮詢也不例外。蘇琮祺心理師說,他不會用成功或失敗來看待個案,而是有沒有在過程中看到他「進步」,又或者「還沒進步」。


「只要將狀態調整好了,自然能夠找到進步的可能。」


印象最深的個案,是一位30歲左右的男生。畢業後長期待在家中,據他的母親所說,孩子在家裡不是看網路,就是在研讀經書。初步評估這個男生的情況,可能有學習障礙,寫字也會顛倒。也有人際互動的困難,甚至有焦慮問題。


爸爸媽媽怎麼沒有及早介入?記者問。蘇琮祺心理師說,他的父母親都是在高等教育機構服務的老師,小時候就已試過各種介入和輔導,還是沒有明顯改善。有時候,太厲害的父母,反而無法理解孩子的狀況。


「我跟這個男生談完之後,發現他很有同理心,是個很細膩的人,很容易因為別人 的情緒變化,自己的情緒也產生波動。所以他不是不想工作,而是職場的人際關係,會讓他處在很大的壓力之中。」


蘇琮祺心理師說,這樣的孩子尤其容易被認為是在逃避,不願意為自己的人生負責。他開始嘗試讓這個男生瞭解自己是一個敏銳的人,容易被別人的情緒影響,也鼓勵他參加一些課程,讓他發現自己「不應該這樣下去」。


「沒想到,他後來去報名健身房,我問他為什麼?他說可以讓身體變好一點,也可以跟教練聊天,還自己上網查資料。去健身房之後,孩子的狀況也慢慢有進步,所以我都會建議個案多運動,運動後你會變得比較有效能,認為自己做得到。」


經過溝通和諮商,讓他瞭解自己的特質,比較適合自己一個人獨立完成的勞動,終於也順利找到了工作。


「更重要的是,媽媽有配合!」蘇琮祺心理師說,每次都會和媽媽進行家長諮詢,讓她瞭解孩子的特殊性,後來,她開始帶兒子一起種植咖啡,兒子不但有了工作,還多了一項副業。最重要的是,得到媽媽對他的理解。


「很多時候小孩的問題,可能是大人造成的。」蘇琮祺心理師說,他會去接納每一方的想法和意見。其實,媽媽也充滿挫折感,因為她無法理解試過所有方法,孩子仍然不如預期的原因。


「只有先同理她的挫折感,讓她覺得被理解之後,才有機會試著去理解孩子的困難。」蘇琮祺心理師說。


蘇琮祺心理師表示,諮商時經常遇到處在困境或者弱勢的人群,幫助他們是一件很開心、很有成就感的事。雖然我知道不可能幫到每一個個案,我也會試著整合資源,讓更多需要的人得到幫助。




體重管理不困難 調整人與食物的關係


為了追求更瘦更好看,「減重」其實造成許多人的挫折感。體重管理是蘇琮祺心理師著墨最深的課題之一,他說,在心理師的角度,減肥不該是充滿壓力的詞語,然而,減肥的「減」容易有負面意涵,意思是食物造成我們肥胖,需要用力和食物對抗。


「我的溝通重點不會在瘦多少,而是有沒有需要重新調整你和食物的關係,許多人肥胖的原因,其實是和食物的關係處得不好。」


蘇琮祺心理師回憶,曾有一位女運動員的媽媽來求助,說她發現孩子似乎有暴食症,也會偷偷催吐,於是藉減重之名帶女兒來諮詢。檢視之下,發現女兒的身體數值其實並未達到肥胖。直到一次次的深談,建立起信任關係,她才告訴蘇琮祺心理師,她會自己催吐,以及心裡真正的情緒。


「我讓她意識到,其實我不是很在乎她的體重,我比較在乎她這個人。她才慢慢願意告訴我,其實她很討厭媽媽。」


原來,她所訓練的運動項目,非常需要注重體態,嚴格的飲食控制不在話下。但是媽媽天生屬於不易胖體質,經常買各種麵包零食回家。她曾告訴媽媽不要買這些東西,媽媽卻不懂女兒面對美食誘惑的煎熬。


「她跟女兒說,妳就不要吃啊,妳就是意志力不夠,才會一直吃!」蘇琮祺心理師說,媽媽並非有意如此,只是理所當然的態度,反而讓她更加生氣。其實,她氣媽媽每次都買太多食物,她總是刻意將食物全部吃完,只是為了讓媽媽知道她在不高興。


「但是她從來不知道自己有這些情緒,慢慢意識和覺察之後,我讓她自己和媽媽溝通,瞭解自己和食物的衝突點在哪,逐漸建立起跟食物比較正常的關係。」


蘇琮祺心理師說,食物應該是快樂的泉源。只要和食物建立起良好關係,體重管理可以是一件,自然而愉快的事情。


蘇琮祺心理師說,食物應該是快樂的泉源。只要和食物建立起良好關係,體重管理可以是一件,自然而愉快的事情。



讓心理師更普遍被大眾認識 助人志業做到極致

雖然健康觀念日益進步,但在以往的台灣社會,尋求心理師協助,很可能被貼上「心理有問題」的標籤。蘇琮祺心理師說,污名化的現象已有逐漸減少,但仍有個案來諮詢時,已是憂鬱症、焦慮症甚至思覺失調等狀態,只是不願意看精神科,才來找心理師。


「尤其是中南部,很多人把心理疾病當成『業障病』,歸因於遇到『髒東西』或者『冤親債主』,其實,宗教信仰沒有問題,但是如果狀態已經不理想,一定要盡快就醫」蘇琮祺心理師說,心理師或精神科,不應該是最後一道防線,有很多動作其實可以做得更早。


「至於我們的課題,是必須讓心理師的作用更普遍被大眾認識,你看,體重管理可以找心理師,人際溝通可以找心理師,甚至兩性交往都能尋求心理師協助。」蘇琮祺心理師笑說,台灣健保很方便,大家一有流鼻水感冒就會看醫師。其實情緒或憂鬱就像心理的感冒,只要不舒服了,就可以尋求支援。


現在還會比較想當房屋仲介嗎?蘇琮祺心理師笑說,自己越來越喜歡這份工作,既能助人又利己,而且幫助到的,往往是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一群人。


「處於順境的人不太需要我們,我們遇到的,經常是處在困境或者弱勢的人群,幫助他們是一件很開心、很有成就感的事。雖然我知道不可能幫到每一個個案,我也會試著整合資源,讓更多需要的人得到幫助。」他說


能將一份助人志業,有條有理又盡心盡力做到極致。這應該是所有諮商個案們,能夠認識自己、慢慢進步的力量所在。




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


四季心心理諮商所所長

中華民國專門技術高考諮商心理師

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健康體重管理師

美國催眠師學會 ( NGH )  催眠治療師

國際員工協助專業協會(EAPA) DEAP

牛津正念中心(MBCT)教師 專訓 I 階

MB-EAT 正念飲食覺知訓練

衛福部整合性藥癮醫療示範中心培訓治療師

大腦營養精神醫學專業認證

從事勞工健康服務護理與相關人員專業訓練認證


經歷

國防部陸軍第十軍團心理輔導官

衛生福利部彰化醫院諮商心理師

彰化縣學生輔導諮商中心諮商心理師


粉絲專頁:蘇琮祺 諮商心理師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的大頭照
潮健康主筆室

提供新穎健康科普知識,訪談專業權威並製作深度報導,將正確健康知識傳播給次世代年輕族群,建構未來的健康潮流文化。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