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50%以上無症狀?  醫:善用CGM助血糖控制達標

文章分類/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50%以上無症狀? 醫:善用CGM助血糖控制達標

✦ 2024-07-20 更新
7139 瀏覽
❝ 快速摘要:糖尿病族群不只要注意血糖過高,「低血糖」更是不容輕忽。嚴重長期的低血糖會導致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增加、認知功能受損。根據研究顯示,台灣約有3成服用傳統口服藥的第2型糖尿病人曾發生低血糖症狀。低血糖事件不但可能造成立即性危險,也會影響病人用藥治療的遵從性,增加血糖控制不佳的風險。
快速跳轉目錄

潮健康/郭家和


心悸、盜汗、手抖當心!  醫:低血糖一半以上無症狀


心悸、盜汗、手抖當心!  醫:低血糖一半以上無症狀

糖尿病族群不只要注意血糖過高,「低血糖」更是不容輕忽。嚴重長期的低血糖會導致糖尿病相關併發症增加、認知功能受損。根據研究顯示,台灣約有3成服用傳統口服藥的第2型糖尿病人曾發生低血糖症狀。低血糖事件不但可能造成立即性危險,也會影響病人用藥治療的遵從性,增加血糖控制不佳的風險。


糖尿病關懷基金會董事長、振興醫院新陳代謝科/營養治療科主任蔡世澤醫師指出,低血糖的頻率與分佈(有無症狀)是臨床上判斷血糖控制好壞的重要指標之一。低血糖最典型症狀為:手腳發麻、顫抖、心悸、盜汗,然而超過一半以上的低血糖發生時並無明顯症狀,如何準確記錄低血糖事件的發生時段,幫助血糖變異率更穩定,對於糖尿病管理至為重要。


沒症狀就沒有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沒症狀就沒有低血糖?  低血糖比高血糖更容易住院?

「很多人以為沒症狀,就覺得自己沒有低血糖,這是非常大的盲點!」蔡世澤醫師表示,過去糖尿病人無法立即察覺是否為低血糖,一旦在運動中或難以呼救的時段發生,將造成身體的立即傷害與心理衝擊,影響後續的血糖控制。對於曾經發生低血糖的病人,「TIR」(Time in range,血糖達標時間比)的目標可從70%放寬為50%,「安全達標最重要!」


蔡世澤醫師指出,對一般糖友來說,空腹(餐前)血糖建議控制在90-130mg/dL之間;餐後(睡前)建議控制在120-160mg/dL之間;半夜則至少應在70 mg/dL以上。值得注意的是,低血糖比起高血糖更容易導致老年患者住院,對於高齡糖尿病人而言,應設定個別化的控制目標,以減少低血糖發生為優先考量。


不過,影響血糖變化的原因,包括食物、藥物、活動、生物、環境、行為與決策共42項因素以上,有賴於更進步的科技介入,才能幫助病人更好地掌握血糖變化全貌,幫助糖尿病管理。


不能只看糖化血色素!  血糖控制「典範轉移」靠科技給力


不能只看糖化血色素!  血糖控制「典範轉移」靠科技給力

「隨著醫學進步,糖尿病的血糖控制也出現了『典範轉移』,從過去只著重糖化血色素、空腹血糖、飯後血糖,如今更納入了TIR(血糖達標佔時比)、TBR(血糖過低暫時比)、TAR(血糖過高佔時比)等指標,如何幫助病人賦能,讓他們掌握自己血糖的控制力是關鍵!」


蔡世澤醫師指出,過去糖尿病人監測血糖,必須採取單次採血監測,即便每天採血4次仍有可能錯漏高血糖或低血糖事件。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連續葡萄糖監測(CGM)可透過傳感器,進行連續14天監測葡萄糖,並透過手機app自動記錄變化曲線及波動圖譜,幫助糖尿病患者全面掌握葡萄糖數值。也能上傳雲端供病人及照護團隊隨時查閱。


蔡世澤醫師表示,CGM(連續血糖監測)的導入,讓病人能夠朝減少低血糖發生、降低血糖變異程度以及更好的管理整體血糖值(糖化血色素)三大目標邁進。此外,連續血糖監測每三小時提供的平均數值,能讓糖尿病人及時警覺不同時段、不同飲食對血糖造成的變化,讓糖尿病人變成自己的「大數據血糖管理專家」,真正達到「控糖非難事」、「看線不求人」的照護目標。


蔡世澤醫師提醒,只有單純的血糖監測,對血糖控制仍不夠全面,必須納入更多有意義的指標,才能幫助糖尿病人採取正確行動,包括即時改變及長時間的行為策略。運用CGM應設定合理的警戒值,如果監測到極端高低數值應及時介入校正,避免受數據錯誤引導。期待血糖監測科技工具的普遍,幫助更多糖尿病人瞭解自己的血糖全貌,獲得更良好的生活品質。


延伸閱讀:
糖尿病吃「鉻」種飲食穩血糖! 醫籲:「這兩樣」也是好幫手!
寒流來襲家人「突倒地」怎麼辦? 醫授緊急救命「4步驟」防猝死

快速跳轉目錄

▧ 最新文章

✦ 潮健康致力於推廣健康潮流新知,歡迎各種形式之媒體洽談合作 ✦
請來信至 [email protected],或電洽:02-6605-0993,將有專人與您接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