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她遊泰後身染怪病未癒 檢查驚曝:寄生蟲已盤居體內7年
據報導,一名現年28歲的澳洲女子,8年前前往泰國旅遊時自覺胃痛而返國,原以為僅是輕微胃病,但症狀持續嚴重化,當地的主治醫師也查不出問題,直至去年(2022年)才確定罹患「顎口線蟲病」,此時的她消化系統早已被寄生蟲侵蝕殆盡。
該女子染病半年內就必須放棄護理學位,專心在醫院進行治療,過去4年內皆須透過鼻胃管進食,病症的壓力讓她同時罹患嚴重的憂鬱症與慢性疼痛問題。報導指出,該澳洲女子可能在泰國當地食用未經煮熟的食物,讓食物中的寄生蟲進入體內,才會導致如此嚴重的後果。
生食淡水魚將身陷「蟲蟲危機」? 什麼是「顎口線蟲病」?
林口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系副教授級主治醫師李柏賢醫師於社群表明,生食「淡水魚」可能讓寄生蟲在全身到處跑,尤其「顎口線蟲」可能導致顎口線蟲病,導致肺部、肝臟、眼部或中樞神經系統的嚴重損害。
李柏賢醫師表示,顎口線蟲屬共含有12種,其中至少5種會導致人類顎口線蟲病(Gnathostomiasis),又以棘顎口線蟲(Gnathostoma spinigerum)最常見。棘顎口線蟲的成蟲通常寄生在貓、狗、豬等食肉或雜食動物的胃壁,並形成腫瘤狀病灶,但蟲卵會隨著糞便排出體外。
李柏賢醫師解釋,棘顎口線蟲的蟲卵於淡水中孵出,被稱為「第一期幼蟲」;被劍水蚤等橈足類吞食後發育,則稱為「第二期幼蟲」;感染的劍水蚤被野生青蛙、淡水魚、鰻和泥鰍吞食,會發育成為「三期幼蟲」。食肉或雜食動物吃下感染的青蛙、淡水魚等,將在其胃壁中發育為成蟲、排出蟲卵完成其生活史。
寄生蟲對全身器官都有危害? 醫師:肺、肝、眼睛、大腦恐「無一倖免」
值得注意的是,蛇、雞、鴨等動物吃了青蛙、淡水魚等「保幼宿主」,也會造成感染,但三期幼蟲不會在體內進一步發育為成蟲。李柏賢醫師說明,人類主要是食用受感染的野生青蛙、淡水魚、蛇、雞、鴨,或少數地區會以生蛇肉或蛙肉敷在傷口上,也可能造成感染。
然而,第三期幼蟲在人體內無法發育成蟲,所以僅能以幼蟲型態在人體中四處流竄。幼蟲最常侵犯人體的「皮下組織」,侵犯部位以軀幹和上肢為主,造成容易導致紅癢突起的「爬行疹」,有些三期幼蟲因太接近表皮,甚至可能會「破皮而出」。
除此之外,第三期幼蟲也可能流竄至肺部、肝臟、眼部或中樞神經系統如大腦和脊髓,造成「內臟顎口線蟲病」或「幼蟲移行症」。發病後2週可能導致發燒、疲倦、腹痛、噁心、嘔吐外,依侵犯部位不同會有不同症狀,還可能造成咳嗽、胸痛、嗜伊紅性腦膜炎、腦脊髓炎或失明等等。
年假到東南亞要注意! 醫示警:5動物沒煮熟千萬別吃
李柏賢醫師表示,顎口線蟲病最常發生的區域為東南亞國家如泰國、越南,以及日本、南美墨西哥等地。病灶處切片發現幼蟲為最常見診斷方式;另外血清抗體診斷也能幫助發現幼蟲,但並非為常規醫療機構可檢測。
李柏賢醫師表示,根據美國CDC網站說明,表皮顎口線蟲病治療以「手術移除」為主,但若發生在內臟,可以嘗試「驅蟲藥」治療,寄生蟲在高溫加熱可以將其殺死,或經過-20攝氏度以下極低溫數小時處理。至於檸檬、醋、蔥蒜或醃漬等方式,並無法殺死寄生蟲。
近期適逢年假出國潮,李柏賢醫師提醒民眾,如果到東南亞旅行,避免生食或是食用沒煮熟的淡水魚、蛙、蛇、雞、鴨,才是最安全的預防方式。
延伸閱讀:爽吃生魚片竟「附贈寄生蟲」! 腸胃科醫師驚曝:連胃酸都無法殺死免用小蘇打、鹽巴水! 營養師破洗菜迷思:「1液體」就能輕鬆去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