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郭家和
離婚族群死亡率高出23%?
頸動脈內膜厚度較高
各界名人離異事件頻傳,傳統的穩定婚姻與家庭觀,隨社會型態與性別觀念演變,夫妻、伴侶走向離婚愈來愈常見。據內政部統計,臺灣近9年(102-110年)結婚未滿5年即離婚的比例已超過30%且有逐年升高態勢。111年數據顯示,婚齡未滿5年離婚比例高達34.28%
,亦即每3對伴侶超過1對以上,在婚後5年內走上離婚道路。
「離婚」或「失婚」對身心健康的衝擊不可小覷,大型統合分析指出,離婚或分居者死亡風險平均高出23%。亦有研究顯示,婚姻關係互動不佳與頸動脈內膜厚度增加有關,而頸動脈內膜厚度是評估心血管事件發生率的重要指標。離婚是一段令人「精疲力盡」的歷程,特別是首次離婚者而言。「衝突」是造成身心健康風險的關鍵原因,離婚過程衝突程度愈高,心理健康受影響程度愈大。
純以性別而論,離婚男性中收入較高、年紀較輕者,在離婚後的身心狀態較佳;而薪水愈高、擁有新的伴侶及離婚次數較少的女性,受到離婚的影響也較輕微。可見離婚衝擊對較低收入、年紀較高、未有新伴侶的族群而言傷害更大。對此,目前各項文獻皆建議,善用數位工具並在離婚早期階段介入身心調適與專業諮商,有助於降低離婚對身心健康的不利影響,包括工作效率、醫療保健及心理諮商支出等負擔
。
離婚衝擊身心健康?
與社會支持、經濟負擔有關
未經妥善協調的離婚,不只代表伴侶之間更強烈的「衝突」,也與更高強度的「壓力」有關。社會科學家普遍的觀點是,婚姻破裂之所以帶來身心健康的負面後果,包括較高的死亡率甚至「心碎症候群」等致命風險,可從兩方面來探討,一是社會支持,一是經濟負擔,失婚或離婚等同在社會性支持與經濟資源分配上面臨巨大的長時間窘境。
部份研究認為,以婚姻關係組成的家庭,對家庭成員的健康是一項保護因子,減少了疾病、死亡對家庭成員的衝擊。反之,離婚或分居者死亡率較高,與離異後家庭經濟負擔增加有關,例如必須長期支出贍養費的男性,容易因為醫療保險缺乏與飲食營養不佳,導致健康狀況惡化與死亡率上升。
另一方面,「婚姻資源」理論認為,結婚能提高人們的心理健康素質,降低了各種壓力事件對個體的衝擊。一項研究表示,離婚或分居者的死亡風險高出已婚族群16%。承擔婚姻破裂的衝擊能力也與年齡有關,婚姻破裂帶來的心理壓力對健康的影響,在老年族群身上比起青壯族群更明顯。
離婚後反而更長壽?
體重管理、運動量有正面效益
不過,離婚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未必全然負面,文化因素及社會富裕程度都可能是變數。在日本及北歐國家的社會研究認為,婚姻破裂與死亡率並未呈現正相關,有時甚至呈現「負相關」──離婚者相較於結婚者更長壽。另外,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彈力」或「復原力」,個體之間也有巨大差異,研究指出,大多數人在婚姻關係結束後都具有良好的適應力並能在一段時間後恢復健康,僅約10-15%屬於身心健康嚴重不佳。
對個體而言,選擇離婚可能是因為無法接受伴侶的高風險行為,包括酗酒、心理異常、情緒障礙或是濫用藥物,對這類高風險族群來說,離婚反而是「短空長多」的社會調適策略,與其勉強組成不健康的婚姻與家庭,容易造成伴侶與兒女的緊張壓力。部份研究認為脫離不良婚姻、重返單身市場的成年人具有更強的自信心,甚至在離婚後與前伴侶相處關係更佳。在體重管理及個人運動量方面,離婚似乎也展現出正面效益。
兩性看待婚姻的觀點,頗受個體主觀幸福感的認知差異影響,也顯示出不一致傾向。一般而言,女性在離婚之前已承受婚姻即將結束的痛苦,離婚後反而因為結束了一段不恰當的關係而感覺如釋重負。相反的,男性在伴侶提出離婚時往往湧現的是驚訝、震驚等感受,表示男性在較長的一段時間內,對婚姻關係的看法已與伴侶不同而不自知,承受離婚痛苦時間往後推遲,對身心健康的影響更具破壞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