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血糖障礙」卡在發炎期,糖尿病足潰瘍易截肢!醫:平衡微環境幫助快速癒合
一般正常傷口癒合必須度過止血期、發炎期、增生期,最後到達重塑期,而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除了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等因子,另一個傷口癒合的重大難關,就是「高血糖」導致傷口細胞完全處在發炎期的狀態,影響巨噬細胞的平衡,讓傷口無法癒合。
一般正常傷口癒合必須度過止血期、發炎期、增生期,最後到達重塑期,而糖尿病足潰瘍患者,除了血液循環不良、神經病變等因子,另一個傷口癒合的重大難關,就是「高血糖」導致傷口細胞完全處在發炎期的狀態,影響巨噬細胞的平衡,讓傷口無法癒合。
《Nature》研究發現,傳統DHA難以進入大腦,需選用新型LPC-DHA。LPC-DHA可透過MFSD2A轉運蛋白直接進入大腦,提高記憶力7倍。隨年齡增長,MFSD2A減少,應趁年輕補充足量LPC-DHA。選擇高生物利用性的DHA補充品,確保有效吸收和利用,維持大腦健康。全球腦部保健市場快速增長,注重認知健康的需求日益增加。
《2024全球大健康產業創新跨域論壇》將於9月3日舉行,聚焦醫療創新、精準醫學和AI智慧醫療,推動產官學合作,分享最新大健康產業資訊。論壇將探討癌症預防與照護需求,並推動癌友友善公益標章。聚集醫療科技、生技保健等領域專家,共同提升台灣大健康市場,促進健康平權與產業升級,落實ESG永續目標。
今日大暑,若補水後仍感口渴,可能是體內濕氣過重。莊惠喬中醫師指出,夏季濕熱易導致身體不適,如頭痛、胸悶、口渴等。夏季養生應注重健脾祛濕,建議多喝四神湯,加入芡實、蓮子、茯苓、山藥、薏仁和冬瓜,有助於排濕、解暑、止咳。四神湯適合脾虛濕盛者,孕婦和急性感染者需謹慎食用。
夏天出國旅遊使用免洗內褲需謹慎選擇。黃軒醫師提醒,劣質免洗內褲可能導致私密部位悶熱、過敏等問題,影響旅遊興致。建議選擇具醫療級環氧乙烷滅菌、無添加螢光劑、獨立包裝、棉質材質及通過ISO認證的產品。這樣可避免不適,提高旅途舒適度和健康保障。
夏季蚊蟲活躍,叮咬易引發紅腫、癢痛等症狀,甚至可能導致細菌感染。食藥署建議預防蚊蟲叮咬的方法包括清除積水容器、穿長袖衣褲、安裝防蚊設備、選擇合格防蚊產品及注意孩童安全。被蚊蟲叮咬後,應避免搔抓,使用肥皂與清水清洗傷口,適度冰敷消腫止癢。若症狀嚴重或過敏反應明顯,應及時就醫,避免使用未經證實的偏方。
一名中年男性因女兒提醒才重視健康,發現自己患有睡眠呼吸中止症。徐英碩醫師指出,打呼、肥胖、睡不飽是常見症狀,並可能引發心肌梗塞、口臭、耳鳴等十大危機。洪曉菁建議使用居家睡眠檢測,能方便收集數據診斷。正壓呼吸器是首選治療方式,減重7公斤可改善一半的症狀。醫師提醒同時減重和進行適當治療,有助於改善健康狀況。
孩子誤食鈕扣、硬幣等小型物件,第一時間的處置方式為何?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小兒科曾文禹醫師提醒,孩童吞入異物的當下就得當機立斷、緊急送醫;如果拖延搶救時間,很有可能會造成孩子的食道破裂、甚至需要重建食道,恐怕將會成為孩子「一輩子的遺憾」。
已有不少文獻證實,適度食用魚類有益於身體健康;倘若生活上只補充「小型魚類」,與食用鮭魚、鯖魚等魚類的效益是否相同?刊載於《Public Health Nutrition》的日本研究證實,每週若能攝取1-3次的小型魚類食物,有望降低全因死亡率,以及因癌症所導致的死亡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