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反應

Omega3脂肪酸不只護血管  還能減少腎臟病變?  EPA才是抗發炎關鍵?

Omega3脂肪酸不只護血管 還能減少腎臟病變? EPA才是抗發炎關鍵?

部份脂肪酸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被稱為必須脂肪酸(essential fatty acids),其中又以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中的Omega3最為重要。Omega3脂肪主要包括ALA、EPA、DHA,ALA雖然能在人體內轉化為EPA與DHA,但轉化比例僅約2-10%,絕大部份的EPA和DHA來自深海魚的魚油,深海油魚如鮭魚、鯖魚、金槍魚、鯡魚和沙丁魚含量最多。

閱讀更多 »
新冠病毒「把人體當培養皿」!  單株抗體已失效?  醫:脆弱族群應打雙價疫苗

新冠病毒「把人體當培養皿」!部份單株抗體失效? 醫:脆弱族群應打雙價疫苗

因應後疫情新興傳染病的可能變化,台灣感染症醫學會舉辦「2022 年新型冠狀病毒流行暨預防研討會」,引言人王復德理事長表示,台灣自2002年SARS疫情中獲得寶貴經驗及每年預防演練,在新冠疫情期間發揮顯著成果。隨著防疫政策從嚴格清零走向與病毒共存的全球趨勢,指揮中心也宣布放寬配戴口罩等防疫規範,似乎在可預期的未來,人們有望恢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
藥吃完嘴腫、眼紅、口腔破?  「藥物過敏」嚴重恐致死!  發生「6症狀」快就醫

藥吃完嘴腫、眼紅、口腔破? 「藥物過敏」嚴重恐致死! 發生「6症狀」要就醫

隨著國內新冠疫情有回升趨勢,確診人數又逐漸增加,許多人可能選擇就醫或自行到藥局購買藥品服用。食藥署提醒民眾,用藥後如果出現紅疹、眼睛不適或紅腫等症狀,就要注意自己可能是藥品過敏。不過,民眾該如何識別藥品過敏的症狀?發生藥品過敏時,又該如何處理?

閱讀更多 »
換季鼻子癢到爆? 「4件事」恐加重症狀!  醫授「2招」戰勝過敏性鼻炎

換季鼻子癢到爆? 「4件事」恐加重症狀! 醫授「2招」戰勝過敏性鼻炎

換季時,氣溫的變化差異,對過敏患者的黏膜來說,算是相當程度上的刺激來源,經常會因此誘發出許多過敏的免疫反應,像是不停地打噴嚏、流鼻水等等,甚至是出現皮膚及眼睛搔癢的症狀。果同時遇到以下情況,則可能鼻過敏的狀況會更加嚴重:食物過敏、吸入性過敏原 、刺激性氣味、空氣中有害的微小粒子。

閱讀更多 »
打mRNA疫苗使免疫系統失靈?  疫苗重症專家:證據薄弱又誤解疫苗作用!

打mRNA疫苗使免疫系統失靈? 疫苗重症專家:證據薄弱又誤解疫苗作用!

近日數家媒體引用兩則國外論文,標題直指施打mRNA疫苗導致「人類免疫系統恐故障」或是「自然免疫系統失靈」,報導中並引述某篇回顧性論文,宣稱「疫苗接種會嚴重損害I型干擾素信號,改變先天免疫系統運作」,引起部份民眾恐慌,在網路上廣泛擴散。長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顧正崙教授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該報導引用的兩則論文無足夠證據力支持其論述,也不是目前科學界的共識,媒體未經查證即大肆報導,恐徒增民眾對疫苗的錯誤認知。

閱讀更多 »
耳鳴是新冠後遺症?  他中耳積水竟是「鼻咽癌」!  3大危險耳鳴要當心

耳鳴是新冠後遺症? 他中耳積水竟是「鼻咽癌」! 3大危險耳鳴要當心

突然耳鳴不止,可能是感染新冠病毒後遺症?光田綜合醫院耳鼻喉頭頸部部長賴仁淙醫師受訪表示,耳鳴大致可區分為「急性耳鳴」與「慢性耳鳴」,當身體有外物如病菌入侵引起發炎反應時,的確可能衝擊內耳進而產生耳鳴症狀。感染新冠病毒可能影響呼吸道、耳咽管,造成鼻竇炎及耳鳴症狀。在本土疫情爆發之前,有不少病人是接種疫苗後發生耳鳴而求診,與疫苗引起的免疫反應有關,比例高出新冠確診者近9成。

閱讀更多 »
Omega3不只降血壓、還防動脈硬化!  營養師:便當菜首選「兩種魚」

Omega3不只降血壓、還防動脈硬化! 營養師:便當菜首選「兩種魚」

《美國心臟協會》近期研究宣稱,每天多吃Omega3能幫助降血壓,究竟Omega3脂肪酸對健康有哪些益處?萬芳醫院營養室主任魏賓慧受訪表示,Omega3家族系列有不同的脂肪酸,最常被提及的是「二十碳五烯酸」EPA,以及「二十二碳六烯酸」DHA,魚油的主要成分,雖然人體也可從—-次亞麻油酸(ALA)合成EPA與DHA,但轉換效率不佳,大部份仍需從飲食中取得。魏賓慧主任指出,EPA和DHA具有降血脂及抗血小板凝集的作用,能預防血栓產生。對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粥狀硬化、腦中風、高血壓等預防都有幫助。另外,Omega3脂肪酸是細胞膜的重要成份,具抗發炎效果,也有助於調節免疫反應,對 緩解類風濕性關節炎疼痛 有一定幫助。

閱讀更多 »
不只腦霧、咳嗽還會異常疲勞!染BA.2株「長新冠」機率多2成?

不只腦霧、咳嗽還會異常疲勞! 染BA.2株「長新冠」機率多2成?

確診Omicron雖然症狀較輕,但患者仍可能受「長新冠」(LONG COVID)的各種症狀所苦?英國國家健保署(NHS)資料指出,某些新冠肺炎個案會在感染痊癒數周後持續發生各種症狀,稱之為「長新冠」。雖然大多數人會在數天或數周內好轉,但長新冠的發生似乎與確診時病情嚴重程度無關。

閱讀更多 »
又有新病毒!COVID-19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提防Delta捲土重來

又有新病毒! COVID-19每6個月大突變一次? 提防Delta捲土重來

台灣本土病例連日暴增超過數萬例的同時,COVID-19病毒的演化進展也未停下腳步。國際權威期刊《自然》刊登報導指出,南非科學在上一代Omicron變異株現世後的6個月左右,又再次發現BA.4和BA.5兩種亞型,而且這兩種變異珠的傳播力較早期的Omicron版本根本,具有「改變遊戲規則」的潛力。

閱讀更多 »
擔心確診後「重症」風險增加? 研究指住院「第3天」是關鍵期

擔心確診後「重症」風險增加? 研究指住院「第3天」是關鍵期

新冠肺炎患者的病程是否將進展為「重症」,透過檢測體內的「免疫反應」便可得知?美國南加州大學發表於《歐洲臨床微生物學與傳染病大會》(ECCMID)的研究報告指出,年長患者平均住院「第3天」後,將是決定重症與否的關鍵期。透過事先檢測患者體內的宿主蛋白活性,有利於辨別病程的未來走向,進而降低患者的死亡風險。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