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跑步易腳跟痛? 足底筋膜炎與核心肌群太弱有關? 醫揭1運動加強核心穩定
近年國人路跑風氣興盛,不少人擔心經常跑步可能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一般是指腳掌到腳跟的扇形結締組織,從腳跟延伸到五個腳趾。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普遍認為與過度使用、肥胖、脂肪墊因年紀退化萎縮、足弓異常且穿著不適當鞋子有關。但若從人體結構的動作分析,核心不足也可能與足底筋膜發炎疼痛有關。
近年國人路跑風氣興盛,不少人擔心經常跑步可能容易發生「足底筋膜炎」。足底筋膜一般是指腳掌到腳跟的扇形結締組織,從腳跟延伸到五個腳趾。引發足底筋膜炎的原因,普遍認為與過度使用、肥胖、脂肪墊因年紀退化萎縮、足弓異常且穿著不適當鞋子有關。但若從人體結構的動作分析,核心不足也可能與足底筋膜發炎疼痛有關。
抽筋是肌肉的「強直收縮」造成痙攣及疼痛,尤其半夜「小腿抽筋」劇痛驚醒,更是許多民眾的常見困擾,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小腿抽筋主要原因可分為三種,最常見的是肌肉過度緊繃,如久坐久站或長時間登山、逛街之後,由於筋膜處於緊繃狀態,又未在睡前適當伸展,就很容易引發抽筋。
天氣寒冷或寒流來襲時,是心血管疾病的好發時節,尤其「高血壓」號稱無聲殺手,一不注意就可能對心血管造成巨大傷害。所幸《加拿大心臟病學期刊》刊載研究指出,經常採取「瑜珈」運動,可以幫助改善高血壓患者的靜息收縮壓與心率,且每日僅做15分鐘就能達到效果。
隨著天氣轉冷,不少民眾就寢後腿部容易「抽筋」,劇烈的疼痛往往使人從睡夢中驚醒。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分享,診間確實有許多病患因氣溫變化,晚上睡覺時深受小腿抽筋的疼痛所苦,且每年幾乎都會遇到這樣的狀況。究竟有無辦法可以改善抽筋的狀況?
目前世足賽正如火如荼地開踢,不少到足球員容易因為鏟球、盤球而摔倒;此前球星內馬爾(Neymar)於2018年世界盃中的倒地翻滾動作,更引來大批網友嘲笑。《一分鐘健身教室》史考特醫師受訪表示,足球倒地後的翻滾姿勢確實能夠減輕地面對膝蓋的衝擊,不失為保護關節的一項措施。
長者的膝蓋關節開始出現退化,甚至罹患「退化性膝關節炎」,該如何挑選適當的護具,才能達到保護關節的目的?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分享,曾有一名老年患者膝蓋反覆疼痛2年,即使採取注射也無法完全康復。經評估後該患者除了關節軟骨退化,還合併滑液膜發炎的狀況。
被普遍認為上手度高的「跑步」運動,也可能導致嚴重的運動傷害?聯新國際醫院運動醫學科主治醫師吳易澄醫師受訪表示,對跑步的熟捻度不同,受傷的程度也會有所差異。不少初階跑者在跑量增加後,大腿後側肌肉會出現反覆拉傷的狀況。若訓練量沒有隨之調整,可能導致肌群「一拉再拉」,甚至有少數案例在大腿部位出現明顯的挫傷與肌肉撕裂傷。因此,初階跑者更需注意訓練量的調控,避免過度訓練導致肌肉損傷。
「跑步」可近性高、費用低廉,是國人散步以外最常做的運動。不過,也有不少民眾擔憂膝蓋退化或受傷,因此對跑步敬而遠之。人一博愛復健科診所院長李炎諭醫師於社群貼文表示,適度的跑步行為不僅不會造成膝蓋退化,甚至能減少膝蓋退化開刀的機率,呼籲民眾勿抱持錯誤迷思。
不少明星藝人外貌姣好、身材勻稱,力求在螢光幕目前展露最好的樣子,如知名藝人林志玲就以其「凍齡」的外貌著稱。高敏敏營養師表示,林志玲之所以能保持年輕美麗,在生活作息與飲食上實是下足了不少功夫。而要學會志玲姐姐的修養之道,重點在自律的生活型態與正確的飲食習慣。高敏敏營養師表示,若想維持肌膚年輕、避免提早老化,愛美的民眾可將以下9大習慣加入日常生活中:每天喝定量水分、少吃加工品、開加濕器幫助保濕、保持運動習慣、睡前抬腿運動、每天做有氧拉筋、每餐吃蔬果、戒除甜食、以低脂點心取代甜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