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疲倦、貧血、肚子變大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醫揭5大徵兆:40到60歲男性要當心

疲倦、貧血、肚子變大是「慢性骨髓性白血病」? 醫揭5大徵兆:40到60歲男性要當心

摸到肚子「硬硬的」勿輕忽,當心是「慢性骨髓白血病」(血癌)徵兆?慢性骨髓白血病初期症狀包括:疲倦、發燒、貧血、體重減輕、脾臟腫大,半數病人可能無症狀,常在健康檢查時被發現白血球飆高、脾臟異常腫大才確診。然近十年病例數成長43%,更在5年內升為男性第9大癌症,值得國人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
冬天喝湯、熱飲太燙會致癌?  國健署示警:超過65度當心「食道癌」風險

冬天喝湯、熱飲太燙會致癌? 國健署示警:超過65度當心「食道癌」風險

食道是食物進入胃腸的必經之道,也因此常暴露於致癌因子及病菌當中,進而產生病變。衛福部國健署指出,食道癌好發於50-70歲,且以男性居多,美國臨床腫瘤醫學會指出,長期吸菸、嚼食檳榔和飲酒過量等不良習慣,是增加罹患食道癌風險的危險因子。根據台灣社區世代研究,菸、酒、檳對食道癌之終身風險,有飲酒、吸菸、嚼檳榔者,罹患食道癌的機率分別是沒有者的3.80、2.29、2.62倍。

閱讀更多 »
膽囊「長息肉」該擔心嗎?  嚴重恐有致癌風險?  醫:超過「這公分數」要切除!

膽囊「長息肉」該擔心嗎? 嚴重恐有致癌風險? 醫:超過「這公分數」要切除!

若身體裡的「膽囊」出現息肉,是否需擔憂息肉產生病變的風險?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指出,門診一位男性病患,近日體重圖突然減去4公斤,懷疑是因半年前檢查出「膽囊息肉」所導致。事實上,膽囊息肉和大腸息肉完全不同,病變風險非常低,因此民眾不必過於憂心。

閱讀更多 »
照完乳房攝影沒檢查  她全身酸痛驚見癌細胞轉移「全身都是」

照完乳房攝影沒檢查 她全身酸痛驚見癌細胞轉移「全身都是」

台灣乳癌發生率居高不下,不只是女性癌症首位,好發年齡更比歐美國家提早約十年。一旦腫瘤增長過快或發生轉移,乳癌患者不只要面臨是否選擇乳房「全切除」,還可能在無聲無息間發生癌症轉移全身骨骼,增加致命風險。台灣乳房醫學會理事長陳守棟醫師舉例,曾有一名乳癌患者接受乳房攝影後疑似陽性,有顯微鈣化現象而為未進一步檢查,12年後因全身酸痛再接受正子掃描檢查時,驚見全身骨骼都已有癌細胞轉移。提醒女性:如果有乳癌陽性疑慮,務必積極接受進一步詳細診斷,以免癌細胞在無聲無息間擴散轉移。

閱讀更多 »
邊緣人更短命?  研究曝「孤獨感」使生物年齡老1.65歲:比吸菸還「折壽」

邊緣人更短命? 研究曝「孤獨感」使生物年齡老1.65歲:比吸菸還「折壽」

可別小看「孤獨」所造成的潛在心理問題!長期孤苦無依、遠離群體生活,心理疾患恐將影響「生理年齡」,造成預期壽命縮短。根據《Aging》期刊近日所刊載的研究指出,孤獨感相較吸菸、飲食習慣或壓力,更容易加速「生理性老化」,平均而言較健康正常人衰老了1.65歲。

閱讀更多 »
連老醫師都難分辨? 他頻跑廁所以為「攝護腺肥大」 一檢查驚曝:攝護腺癌第一期了

連老醫師都難分辨? 他頻跑廁所以為「攝護腺肥大」 一檢查驚曝:攝護腺癌第一期了

「攝護腺肥大」和「攝護腺癌」症狀,就連醫學知識豐富的醫師,都很難從症狀分辨差異。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放射腫瘤科梁家郡醫師表示,診間曾有一位68歲、從事醫師工作的患者,近幾年看診時經常頻尿,自覺是攝護腺肥大而求醫,經檢查竟發現攝護腺中約有0.5公分大的腫瘤。經光子刀放射線治療後,該患者的攝護腺癌完全消失。

閱讀更多 »
大腸癌年燒150億!  不同醫師「腺瘤偵測率」差一倍?  AI助揪出隱藏瘜肉

弭平大腸癌「腺瘤偵測率」診斷落差!台大、國泰結合雲象科技推動AI影像輔助

「大腸癌」連年高居臺灣十大癌症發生率首位,每年約有17,000例新發生個案,如何透過有效篩檢,提早發現大腸瘜肉與癌前病變,對大腸癌防治影響重大,而影響篩檢品質的關鍵,正是醫師施作大腸鏡時的「腺瘤偵測率」。研究指出腺瘤偵測率每提升1%,可降低篩檢後大腸癌風險3%,死亡率更可降低5%。

閱讀更多 »
肺癌發現越晚「壽命越短」? 末期存活率掉到「剩1成」!  「2族群」符合資格快篩檢

肺癌發現越晚「壽命越短」? 末期存活率掉到「剩1成」! 「2族群」符合資格快篩檢

衛福部國健署自111年7月1日起,補助肺癌高風險族群每2年1次免費低劑量電腦斷層(簡稱LDCT)篩檢。7月1日至9月19日,全國已有7,557位民眾使用本計畫,包括4,200名(55.6%)男性及3,357名(44.4%)女性;其中4,470人(59.2%)具肺癌家族史,2,753人(36.4%)為重度吸菸者,334人(4.4%)為同時具肺癌家族史之重度吸菸者。

閱讀更多 »
不用走到一萬步!  研究曝新觀念:善用「這方法」走2千步就達標

不用走到一萬步! 研究曝新觀念:善用「這方法」 走2千步就達標

不少民眾存有「每天走萬步有助身體健康」的既有觀念。事實是,年輕族群事業、學業繁忙且分秒必爭,難以空出時間養成萬步走的習慣;老年族群更可能因慢性疾病、關節退化,單純步行已實屬困難,更遑論走到萬步之多。好消息是,權威期刊《JAMA Internal Medicine》刊載的研究表明,比起走滿一萬步,僅透過「強力步行」(Power Walking)的方式走滿2,000步就對身體有明顯益處。

閱讀更多 »
乳酸增強癌症免疫治療?  專家揭真相!  腫瘤微環境才是關鍵?

乳酸增強癌症免疫治療? 專家揭真相! 腫瘤微環境才是關鍵?

人體運動後產生的乳酸一般被認為是代謝廢物,卻可能對腫瘤免疫治療有幫助?一篇刊登於《Nature Communications》的研究宣稱,乳酸能夠增加CD8+ 毒殺T細胞的幹細胞特性,並增加抗腫瘤免疫力。乳酸真的能增強癌症的免疫治療嗎?國家衛生研究院癌症研究所研究員、粒線體暨免疫腫瘤微環境實驗室主持人李岳倫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這項研究所使用的「乳酸鈉」是否等同人體內源性的乳酸(lactic acid)無法確認,看待該篇研究的結論須謹慎保留,尚待更多進一步的臨床研究。

閱讀更多 »
免疫治療曙光! 國衛院研發「進擊的巨噬細胞」新藥:看到癌細胞直接「無情開吞」

免疫治療曙光! 國衛院研發「進擊的巨噬細胞」新藥:看到癌細胞直接「無情開吞」

癌症盤據國人十大死因之首已40年,國人罹癌率逐年攀升,傳統的手術治療僅能治療罹患局部腫瘤的病人,化學療法和放射線療法附帶許多不良副作用,癌細胞因持續基因突變產生抗藥性,並改變腫瘤微環境逃脫免疫系統監控,又讓標靶治療的效果打折。國家衛生研究院生技與藥物研究所新藥研發團隊利用「CD47-SIRP a axis」作為標靶,成功開發新型強效口服用之小分子isoQC抑制劑,是適用多種癌症免疫治療的候選口服藥物。

閱讀更多 »
想減肥不應該馬上找健身教練!  醫揭減重失敗3大原因

想減肥不應該馬上找健身教練! 醫揭減重失敗3大原因

台灣成人過重、肥胖比例不斷上升,根據2020年健康促進統計年報,18歲以上國人過重比例已超過50%,近1000萬成人面臨「體重危機」!中華民國肥胖研究學會理事長劉燦宏醫師表示,台灣10年後BMI≧30的人口數將突破10%,尤其是代謝差、活動量低的中壯年族群,不只「多吃少動」更合併有壓力性肥胖等複雜成因,體重更易隨年齡「水漲船高」。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