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普拿疼傳瘋搶缺貨 止痛退燒藥「錯誤吃法」傷肝腎? 醫:這類人勿多吃
常用止痛退燒藥「普拿疼」傳出缺貨,不少民眾到藥局買藥卻撲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證實有大量收購普拿疼的情況。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受訪指出,普拿疼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大部份經由肝臟代謝,成人一天攝取超過4公克以上,就有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風險。
常用止痛退燒藥「普拿疼」傳出缺貨,不少民眾到藥局買藥卻撲空,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也證實有大量收購普拿疼的情況。新光醫院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柳朋馳受訪指出,普拿疼主要成份為乙醯胺酚(acetaminophen),大部份經由肝臟代謝,成人一天攝取超過4公克以上,就有一定程度的肝毒性風險。
市售聲稱能夠「降低膽固醇」的保健食品,效力竟可能遠遠不及民眾的預期?基隆長庚醫院肝病防治中心主任錢政弘醫師於社群貼文分享,根據美國心臟病學會期刊(JACC)的醫學報告內容指出,降血脂藥遠比6種常見保健食品更具降膽固醇的效果,特定保健品甚至會引起「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上升。
週末低溫將下探至8度,寒流來襲是否會導致「猝死」風險增加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表示,冬天猝死的核心原因,大致上仍以「劇烈溫差」有關。溫差過大容易引起血液濃稠、可能導致血液濃稠度增加近60%;且室內溫度若無維持在18-20度左右,或2間房間的溫差大於5度,就可能導致嚴重的心血管問題,甚至引起猝死。
近日寒流進逼,台灣地區氣溫驟降,危險族群要注意心血管病變突然發作。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陳玠宇受訪指出,腦中風及心肌梗塞易在季節交替、氣溫變化劇烈時發生,特別是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或曾罹患心血管疾病與中風病史等,寒流來襲時可能造成血管劇烈收縮,導致血管中斑塊破裂形成血栓,務必做足保暖動作。
寒流進逼溫度破底,真的會出現「冷死人」的狀況!最新一篇發表於美國心臟協會《循環》的研究 指出,極端氣候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死亡風險。該篇研究指出,每100名心血管疾病就有1例死於缺血性心臟病、中風、心臟衰竭、心律不整等疾病,而在極端溫度(最冷/最熱)的日子更易增加心血管事件的超額死亡。
寒流來襲,冬天容易手腳冰冷,其實可以靠飲食緩解?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貼文表示,事實上生活中有不少食物可以幫助產熱,其中9種食物不僅容易取得,更能促進血液循環、提高身體代謝力,「自帶暖爐」的效果。
「肥胖」人口比例在過去半世紀以來急速上升,部份專家認為肥胖已屬於「流行病」的公衛問題。體重過重與肥胖將大幅增加各種疾病的風險,包括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高血壓、脂肪肝、骨骼關節異常與退化性關節炎。尤要注意的是,肥胖者的血中膽固醇與脂蛋白通常過高,易導致脂肪沉積於心臟,造成冠狀動脈硬化引起心肌梗塞或狹心症,可能危及性命。
近日北台灣明顯濕冷,且根據氣象報導指出,此週週末(17、18日)將出現入冬後的首波寒流,北台灣低溫可能將下探10度以下。重症醫學專家黃軒醫師於社群貼文表明,氣溫驟降前民眾應做好保暖準備,寒流起碼要做到「10件事」,並避免錯誤的保暖行為,造成身體急性傷害。
常吃甜點、餅乾、加工肉類等「超加工食品」,不僅要承擔變胖的風險,甚至可能讓大腦功能衰退、面臨「變笨」的危機?權威期刊《JAMA Neurology》日前刊載一則研究,指出經常攝取超加工食品者,無論是認知功能或執行功能皆出現顯著下降,大腦的老化速度也比正常人還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