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疫苗痛到爆?副作用和感染怎麼分?醫師曝絕招:注意「一疲二發四疼痛」
國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人數逐漸上升,不少民眾已完成疫苗施打。打疫苗最讓民眾擔心的事之一,就在於「副作用」。打疫苗除了發燒、頭痛和腹瀉症狀,普遍民眾都反應有「手臂注射處疼痛」的問題。究竟該如何減少施打疫苗產生的手臂疼痛?
國內新冠肺炎疫苗接種人數逐漸上升,不少民眾已完成疫苗施打。打疫苗最讓民眾擔心的事之一,就在於「副作用」。打疫苗除了發燒、頭痛和腹瀉症狀,普遍民眾都反應有「手臂注射處疼痛」的問題。究竟該如何減少施打疫苗產生的手臂疼痛?
很多人都聽過一首經典的歌曲:「感恩的心,感謝有你」,相信此首歌的旋律大家都能哼上幾段,但歌詞唱出來容易、用身體力行就沒那麼簡單了。因為先前台灣新冠肺炎疫情的大爆發,使得人與人間的距離更加疏遠;自己每天都焦慮得要命,哪有什麼閒工夫感恩別人?不過,根據美國俄勒岡大學(University of Oregon)的研究顯示,常懷感恩之心對於改善創造幸福感其實是有幫助的,而其中一種方式,就是每天「寫日記」。
日前傳出高雄市鳳山的一棟大樓有2戶共5人確診,且此2戶人家分屬於不同樓層,彼此間也不認識,竟然有交叉感染的情況發生。經過高雄市衛生局疫調後才發現,感染途徑應該是在「電梯」當中。難道在電梯裡,鄰居彼此都沒有談話、甚至是在電梯內空無一人的情況下,還是會被傳染病毒嗎?黃軒醫師認為,不管電梯內有沒有人,只要在電梯裡不戴上口罩,就有可能會被感染!
你打完疫苗了嗎?疫情指揮中心於7月17日宣布全台新冠肺炎疫苗覆蓋率已突破20%,未來估計第9、10類民眾接種完畢後,會有近917萬人可以完成疫苗施打作業。但日前卻有民眾發現施打完疫苗後,自己竟化身為「萬磁王」,將鐵製湯匙黏在接種疫苗的右手手臂上,湯匙竟然牢牢黏住不會掉下來;且不只台灣,全球各地也有打完疫苗後身體突然擁有磁力的例子。新冠疫苗讓人變成「行走的磁鐵」,究竟是疫苗本身有問題、還是心理作用所導致的錯覺?
有鑑於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近日呈現減緩趨勢,疫情指揮中心宣布於7月13日「有條件」解封特定室內場所,例如電影院、夜市、運動場館等等,也就是網路上俗稱的「微解封」;而自7月27日起指揮中心更進一步宣布「降級」,從原本的三級警戒調降為二級警戒。無論是微解封或是降級,可能都可以稍微抒緩民眾在三級警戒期間的出遊慾望,但可千萬別因為政令的實施,就將心態完全鬆懈下來!病毒仍有可能藏在任何地方,重症醫師黃軒就認為,民眾若真的要出去玩,「公共廁所」是需特別留意的地方之一。
睪固酮是人類從體內分泌的一種激素,分別從男性及女性的睪丸和卵巢中分泌。睪固酮不僅對身體的力量、免疫功能相當重要,更是男性能否在夜晚「大展雄風」關鍵之一;睪固酮分泌不足的男性,準備巫山雲雨較可能「只剩一張嘴」,不過缺乏睪固酮可能不只會有「弱舉」問題,根據美國研究指出,睪固酮太少不但影響床上表現嫌棄,還有可能讓新冠肺炎症狀更加嚴重?
近日逐漸緊繃的疫情可說是讓人喘不過氣,第一線醫護人員承受的巨大壓力可說是難以想像,且隨著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各位上班族的在宅生活恐怕得繼續下去。現在更令人繃緊神經的是,新冠肺炎竟然還留了一手「大絕招」,讓無症狀患者完全無法察覺自己染疫,等到呼吸困難、臉色發黑時已經來不及了?究竟是什麼可怕的殺招,不僅讓醫護人員頭痛萬分,而且還讓在家猝死案例漸漸增加?
自從中央疫情指揮中心宣布三級警戒後,政府、民間無不繃緊神經,在確診數天天破百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在擔憂自己是否也會「中標」,稍微咳個嗽、頭暈頭痛就提心吊膽的要命。如果你真的沒有到處亂跑、乖乖在家,但就是覺得喉嚨不太舒服,甚至咳得有點厲害,可先別慌張,因為容易咳嗽和飲食、居住環境都大有關係,不一定是新冠肺炎在向你招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