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文章

傾城外表下的真誠初衷  用傾聽照顧粉絲身心靈/高敏敏營養師專訪

傾城外表下的真誠初衷 用傾聽照顧粉絲身心靈/高敏敏營養師專訪

外型亮眼、口條專業,在網路上擁有50萬粉絲的超高人氣營養師。這是一般人眼中的高敏敏營養師。其實,她是個在宜蘭長大的淳樸女孩,懷抱著簡單的初衷,一步步走向了營養學的道路。就如同每個愛漂亮的少女,高敏敏營養師說,兒時又胖又黑,經常被學校裡的男孩子嘲笑,卻也激發她從小學會看營養標示的習慣,無形間培養出對熱量數字和營養成份的敏感度。「難道沒有所謂『吃的醫生』,可以教大家如何健康飲食嗎?從那時候就埋了這顆種子在心裡,後來也真的成為了營養師。」她說。

閱讀更多 »
吃魚油讓心情變好? 哈佛打臉:無法預防憂鬱症  女性憂鬱風險反而提高

吃魚油讓心情變好? 哈佛打臉:無法預防憂鬱症 女性憂鬱風險反而提高

國人健康意識提升,服用保健食品也蔚為風潮。其中「魚油」富含Omega-3脂肪酸,為健康油脂,被證實能降低血管中的斑塊堆積。而內含「DHA」與「EPA」成分則被認為是「快樂泉源」,有助維持情緒穩定、並能減緩憂鬱症等心理症狀。不過,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的研究宣稱,魚油等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品,對於抗憂鬱的效果恐怕不如人們想像地美好。研究顯示,攝取Omega-3並不能顯著改善憂鬱症;相反地,中年女性每天服用魚油補充劑,反而可能導致更高的憂鬱症風險。

閱讀更多 »
亂經、燥熱被當成更年期  一照超音波醫驚:子宮內膜癌2期了

亂經、燥熱被當成更年期 一照超音波醫驚:子宮內膜癌2期了

愛吃甜食的女性要注意,吃甜食不只易發胖,更會增加「子宮內膜癌」風險?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鄭丞傑醫師指出,子宮內膜癌最主要的危險因子是不孕、生育太少、肥胖、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糖尿病等,過量攝取甜食確實會增加肥胖及子宮內膜癌機率。

閱讀更多 »
胃食道逆流竟是子宮肌瘤壓迫?  婦科名醫曝:有這體質少吃中西藥、蜂王乳

胃食道逆流竟是子宮肌瘤壓迫? 婦科名醫曝:有這體質少吃中西藥、蜂王乳

子宮肌瘤長太大,有可能變癌症嗎?台北秀傳醫院執行院長、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婦產學科教授鄭丞傑醫師表示,子宮肌瘤成因與女性荷爾蒙(雌激素、動情激素)受體有關,青春期前不會發生,九成病人是介於30-50歲間。停經後的子宮肌瘤尤其要注意可能與癌症有關,不過大致而言,子宮肌瘤演變為癌症的機率僅約0.02%。

閱讀更多 »
青壯年心血管猝逝增  員工健檢就夠了嗎?  30、40、50歲該做哪些健康檢查?

青壯年心血管猝逝增 員工健檢就夠了嗎? 30、40、50歲該做哪些健康檢查?

寒流進逼氣溫驟降,不只增加老年人心血管事件風險,近年不少青壯年族群也因心血管促發而驟逝。北投健康管理醫院院長羅鴻源醫師接受《潮健康》訪問表示,青壯年多自覺身體健壯,導致忽略心血管健康。加上高油、高鹽等飲食習慣,抽菸、不運動、體重過重的生活型態,都會促使心血管風險上升。

閱讀更多 »
只驗糞便潛血、胸部X光不夠?  癌症篩檢工具CP值最高是這項

只驗糞便潛血、胸部X光不夠? 癌症篩檢工具CP值最高是這項

最新十大癌症公佈,癌症時鐘再度加快,更突顯健康檢查對預防癌症的重要性。北投健康管理醫院羅鴻源醫師接受《潮健康》專訪表示,早期癌症往往沒有徵兆,當腫瘤長到一定程度才有明顯症狀。而健康檢查透過篩檢無症狀的族群,能夠發現早期癌症。早期癌症大多預後良好,甚至能夠達到治癒效果。

閱讀更多 »
幹細胞移殖真能「治癒」HIV?  愛滋病用藥治療最怕「吃吃停停」

幹細胞移殖真能「治癒」HIV? 愛滋病用藥治療最怕「吃吃停停」

美國傳出全球第三例、女性首例HIV(人類免疫缺乏病毒,愛滋病毒)感染者接受「幹細胞移殖」治療後痊癒的「紐約病人」個案。報告宣稱,幹細胞治療不只治癒這名64歲女性的急性骨髓白血病,在她體內也已14個月偵測不到任何HIV病毒。顯示基因治療有望引領科學朝治癒HIV的方向繼續進展。

閱讀更多 »
得過「菜花」還要打疫苗嗎?  HPV病毒難防醫籲:男女都要打

得過「菜花」還要打疫苗嗎? HPV病毒難防醫籲:男女都要打

情人節過後「菜花」感染案例激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感染科主任顧文瑋醫師指出,HPV(人類乳突病毒)有非常多病毒型,且普遍存在環境之中,其中不少以感染皮膚引起「病毒疣」來表現。但是所謂的「菜花」的確是透過生殖器或肛門接觸傳染。顧文瑋醫師表示,HPV病毒不只會感染皮膚、傳染菜花,部分高致癌性病毒型更可能與子宮頸癌、肛門癌、咽喉癌有關。目前菜花的標準治療作法是針對病灶治療,如果病灶位置處於外側、面積不大,可以使用外用藥膏。如果感染部位較難接觸,或長在比較特殊的位置(例如尿道口)、體積較大數量較多,則建議以切除、電燒治療。

閱讀更多 »
上班「心好累」!  日研究:主管難溝通  員工患「心理疾病」風險增加

上班心好累! 日研究:主管難溝通 員工患「心理疾病」風險增加

主管與員工間的關係反映了個人的健康程度?早前瑞典的研究顯示 ,與賞罰不公、武斷、不傾向體諒他人的主管共事,員工罹患心血管疾病事件的風險更大。《職業與環境醫學》期刊指出,糟糕的管理者往往造成員工的巨大壓力,且隨著時間推移,這種壓力將使罹患心臟病風險將如「滾雪球」般逐步攀升。

閱讀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