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外電編譯
穿制服提升「群體意識」?美國研究:對學生情緒、行為無明顯幫助
在中、日、韓、台等亞洲國家,普遍規定學生必須穿制服。制服也被認為是一種凝聚向心力的圖騰,有助於促進更強的群體意識,減少霸凌或爭執的發生,不過,制服對社會心理的影響未必全為正面。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Ohio
State
University)近期就發佈研究,指出「制服」這項規定,對於建立學生的歸屬感而言並無幫助。
該項研究蒐集全美從幼兒園至五年級學生的縱向數據,搜集6,320
名學生作為統計樣本。研究從3個面向進行探討,分別為內化行為(如焦慮、情緒問題)、外化行為問題(如攻擊同學、破壞公有財產)和社交技能,來分析是否穿制服的學生之間是否存在差異。
研究結果顯示,制服對學生並沒有顯著的影響或約束力,校園霸凌、社交恐懼一樣存在有制服規定的校園中。此外,師生之間的情感交流,也不會因為穿著制服與否而有所變化。相反地,穿著制服的五年級學生,「學校歸屬感」程度甚至比不穿制服的學生還低。
規定穿制服學生出勤率較高? 研究:穿便服上課是重要體驗
研究作者Arya
Ansari認為,在統計上確實可以看到,規定穿制服的學校中,低收入學生的出勤率確實略高於未穿制服的低收入學生,但差異天數不到每年一天,並不是相當顯著的差異。
Arya
Ansari直言,無論是在中、小學以及是否有統一的制服政策,都沒有看到制服對學生的行為措施產生約束力。許多家長認為制服可以幫助出勤率和群體意識,實際上的差異遠遠比家長想像地來得少。制服被廣泛認為是團體生活、凝聚意識的表徵,但它們大多時候卻產生反效果。
Arya
Ansari表示,在當前這個世代,「時尚」成為學生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這不僅與倡議「多元文化」有關,以學生本身來說,在校園中穿便服是一部份的重要體驗。當孩子無法展示自己的穿搭,反而可能導致對學校的歸屬感下降。
Arya
Ansari指出,這項制服研究對教師、家長與學校經營管理階層而言,都應視為一項重要提醒,也就是學生行為好壞與否,以及對學校活動的參與度高低,與是否穿制服沒有直接關係。建議相關機構適時調整規定,在各層面鼓勵學生勇於表達自我,也許才是增加學生對學校的向心力,以及促進學生們群體意識的有效方式。
資料來源:
School uniforms and student behavior: is there a li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