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編輯部
台灣近視率30年暴增2.4倍! 不及早治療恐引起青光眼、白內障
台灣素有「近視王國」之稱,根據統計指出,台灣2018年的國民近視率為63.3%,比1986年的26.5%暴增2.4倍。若不及時治療,近視恐會發展為高度近視、導致嚴重併發症並危及視力。而台灣或其他東亞國家近視率的急遽上升,與孩子們的「學業壓力」有關。花費更多時間在家庭作業、使用電子設備等,這些活動都會加劇近視。
揚銘眼科診所院長李揚銘醫師表示,台灣最常見的近視迷思之一,是認為近視度數再高都可以透過「戴眼鏡」解決。事實上近視會引起許多併發症,如視網膜脫離、近視性黃斑部病變、青光眼和早發性白內障等疾病。因此,透過改變生活方式與正確的治療方法,尤其是早期介入,可有效管理與控制近視度數的升高。
戶外活動達80分鐘以上 使兒童近視率降低50%
李揚銘醫師認為,由於兒童低度近視的症狀比較輕微,因此大部分家長不會認真看待,大多為觀望孩子病情是否會「好轉」的態度處理。然而,兒童的近視情況如同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如果不及時治療控制,只會變得更糟。
因此,在兒童的近視度數尚低之時,就要控制近視、避免使其惡化。研究顯示,近視度數增加一百度,近視黃斑部病變的患病率就會增加67%;相反地,將近視度數減少一百度,即可讓罹患近視黃斑部病變的可能性降低40%。亦有研究曾表明,在上學期間在戶外活動80分鐘,可以使台灣7-11歲兒童的每年近視率降低約50%。
成年做雷射也難以逆轉近視? 醫師:及早矯正才是治本方法
不過,李揚銘醫師也指出,儘管增加更多的時間在戶外活動很重要,但光憑戶外活動、或配戴單光眼鏡並不能有效治療及控制近視。近視造成眼球拉長是導致嚴重併發症的原因,眼球一旦拉長就很難恢復,就算長大後做近視雷射手術,仍不能夠阻止、減少或逆轉導致近視的眼球拉長。兒童一旦近視就需要儘早引入治療方式,例如散瞳劑、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角膜塑型片或近視控制專用框架眼鏡。
李揚銘醫師表示,在一項為期7年、涉及8 至 17 歲兒童的研究中曾提到, 兒童於實驗前6年配戴近視控制專用日拋隱形眼鏡的兒童,其近視度數升高平均減少約50%。雖然早期介入被認為是最好的,但即使是年齡較大的兒童配戴專用日拋隱形眼鏡,他們的近視度數增長也有減半的趨勢。
「根據該研究結果可以得知,以長遠的角度而言,我們瞭解愈早發現與治療近視,孩子保持眼睛健康的機會也就愈大。建議儘管孩子的視力為0.7,也應立即進行介入與控制,可防止孩子病情惡化和轉變為高度近視。」吳昱愷醫師表示。
延伸閱讀:
眼壓正常仍得青光眼? 醫師:40歲以下佔3成! 「危險族群」提早篩檢
用眼過度只吃「葉黃素」不夠? 醫師點名10大護眼食物 雞蛋竟沒上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