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健康/林昱彣
糖尿病多器官共病風險高? 醫:如同得過一次心肌梗塞
國人糖尿病人口逐漸增加、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疾病的管控與預防可謂刻不容緩。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不僅需定期追蹤血糖,「ABC」的達標率:糖化血色素(A1C)低於7%、血壓(Blood
Pressure)低於130/80mmHg,以及膽固醇(Cholesterol,LDL)低於100mg,3項數值同等重要。若任一因素失衡,都可能導致血管產生病變,從而影響器官的供血情況。
馬文雅醫師說明,許多人誤以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一點而已」,這種輕忽疾病的態度事實上非常危險。「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疾病風險比常人更高,與一次『心肌梗塞』的風險相當!」特別是常有社交應酬、工作壓力大、身負重任的男性族群,更應該要優先控制這些風險因素。
至於在治療長者糖尿病方面,馬文雅醫師指出,目標應該著眼於避免「血糖過低」,並評估患者發生併發症的風險。在老年族群當中,血糖過低可能導致手腳發麻、心悸、全身顫抖,甚至意識不清,增加跌倒或其他意外的風險。另外,低血糖也會影響病人用藥的遵從性,使血糖不易控制。
糖尿病病情控管重中之重 控制血糖+器官保護缺一不可
馬文雅醫師表示,對於已被診斷為糖尿病的患者而言,2件事情尤其重要:第一,血糖必須良好控制;第二,要著重保護身體的各種器官。馬文雅醫師說明,除了控制血糖,治療糖尿病的目標是在病人的心臟停止運作之前,確保其其他器官不會提前失去功能。換句話說,器官的保護可謂糖尿病治療的重中之重。
在藥物治療方面,馬文雅醫師指出,新上市的藥物除了降血糖的能力外,還會評估其對器官的保護作用。「許多病人會有這樣的疑惑,我吃的藥物到底對我身體的器官有沒有保護作用?實際上,所有上市前的藥物都須確認其不僅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而且最好還有額外的器官保護作用,例如對腎臟的保護。」
馬文雅醫師進一步解釋,如果病人只專注於藥物的副作用,而忽視了其所帶來的「正作用」,那麼就失去了利用藥物維護和改善健康的機會。值得一提的是,台灣在全球可謂是「洗腎大國」,透析治療的盛行率位居世界之冠;而其中約有接近一半1-2%的病人是糖尿病患者。
馬文雅醫師認為,糖尿病患者「糖腎共病」的現象,凸顯糖尿病患者腎臟保護的重要性。近年來,有關單位已做出不少努力,鼓勵民眾定期監測尿蛋白,並在各級醫療機構提供相關的檢查。積極的衛教和監測政策,也對於糖尿病的預防與控制起了不少作用。
胰島素一打就得打一輩子? 醫反駁:需視患者狀況做出調整
然而,病患對於吃藥的恐懼,卻可能阻礙糖尿病管控的進程。「患者常常擔心,藥物如『胰島素』會不會傷害腎臟?面對這種疑慮,建議病患可以了解反映腎功能的指標來為自己解惑。」例如,「尿蛋白」的變化可以顯示腎功能的改善。如果看見尿蛋白在用藥後下降,就不需要再擔心藥物會傷害腎臟。另外,已有不少論點支持,胰島素的積極介入不僅不會傷害腎臟,反而對腎臟具有保護作用。
馬文雅醫師指出,許多病患有個迷思,也就是打胰島素等同於腎功能嚴重退化,或者打胰島素就是進入了糖尿病的末期。這種想法其實並不全然正確。對於糖尿病患者而言,胰島素的補充就像是錢包裡的錢不夠時,從提款機提領現金一般,適當補充有助於身體正常運作。糖尿病的進展由諸多因子構成,包括胰島素阻抗或胰島素分泌不足;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胰島素分泌確實會下降,因此更需要補充胰島素來協助身體運作。
「對於剛發病的病患,如果血糖數值異常地高,打胰島素就像『臨時救援投手』一樣,是暫時卻必要的治療手段。一旦血糖穩定後,就可以與醫師討論其他的治療措施。」不過,對於病齡較長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病齡超過10年以上,可能確實需要長期補充胰島素。
糖尿病治療的最大困難? 最怕患者對疾病一知半解
馬文雅醫師說明,不少病患面對的困難,是對糖尿病的一知半解。例如患者明白他們需要控制飲食,但由於對疾病的抗拒或個人喜好,成效往往不甚理想。因此,「衛教」在此扮演了相當吃重的角色。「當病患再次看到檢查報告上的紅字,他們可能會感到挫敗,這也是醫師和衛教師需要耐心指導、並鼓勵病患的地方。」
馬文雅醫師表示,糖尿病的防治與控管,需要先創造對糖尿病患者更友善的環境。例如患者在飲食選擇和運動方面若有更多的選擇,對於控制疾病而言將具有正面意義。重要的是,若能夠將積極控糖與保護器官兩者做好,糖尿病患者也能過上正常人的生活,甚至比常人更加健康。
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延伸閱讀:糖尿病為什麼要打胰島素? 越早打越能控制血糖、幫助器官保護?「糖」「腎」有問題骨折機率暴增4倍?醫:慢性病人應及早檢測骨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