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不能只有控糖? 醫:「2件事」沒做到恐殃及心、腎功能
國人糖尿病人口逐漸增加、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疾病的管控與預防可謂刻不容緩。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不僅需定期追蹤血糖,「ABC」的達標率:糖化血色素(A1C)低於7%、血壓(Blood Pressure)低於130/80mmHg,以及膽固醇(Cholesterol,LDL)低於100mg,3項數值同等重要。
國人糖尿病人口逐漸增加、甚至有年輕化的趨勢,疾病的管控與預防可謂刻不容緩。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表示,糖尿病患者不僅需定期追蹤血糖,「ABC」的達標率:糖化血色素(A1C)低於7%、血壓(Blood Pressure)低於130/80mmHg,以及膽固醇(Cholesterol,LDL)低於100mg,3項數值同等重要。
據統計,台灣目前有210-240萬糖尿病人口;換言之,每10人就可能有1人是糖尿病患者。新店耕莘醫院新陳代謝內分泌科主任馬文雅醫師指出,目前國內每年有約15-16萬的新發糖尿病患者,對於糖尿病人口的增長,不僅是因為疾病本身的原因,同時也跟國人錯誤的生活型態有關。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全球死亡的第一大危險因子,其中「高血壓」更影響著13億人口的安危,患有高血壓者更可能面臨嚴重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過,近期刊載於《Hypertension Research》的研究發現,台灣常見的水果「李子」(Plum)中,含有豐富的抗氧化物質,或許有助降低高血壓的患病機率。
使用智慧型手機不僅容易傷眼,更可能有導致「高血壓」的風險?近期歐洲心臟病學會(ESC)刊物《歐洲心臟病學會期刊》發表研究指出,每週透過手機通話30分鐘,與高血壓患病風險增加12%有關;若通話時間增至每週6小時,風險更會提升至25%,有影響心血管健康的疑慮。
根據國健署106到109年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18 歲以上國人高血壓盛行率超過 26%,40 歲以上更達 38%。聯安診所心臟血管內科主任施奕仲醫師表示,儘管高血壓盛行率高,但臨床上卻經常遇到不少民眾,因為無明顯症狀而忽視高血壓帶來的危害。
更年期並非女性專利,男性也會歷經更年期!高敏敏營養師於社群指出,上年紀是大多數人不想承認的事,但近期若自覺「易怒、易熱、易憂鬱」,就要特別注意可能是更年期來臨的徵兆。無論男女,在40-50歲都會經歷荷爾蒙衰退,因此攝取特定營養素就顯得至關重要。
一位68歲從事臨時鐵工的男性,上腹陣痛、噁心想吐,以為是急性胃炎,服用胃藥但毫無緩解,卻在工作中因呼吸困難全身無力而被送進急診。這位患者被送進急診室時,已因呼吸困難、心跳急促,於急診發現低血壓幾近休克狀態,緊急安排心電圖檢查及抽血檢驗,確定為心肌梗塞,立即做心導管檢查。
現代社會健康意識抬頭,但是,過度追求健康採取激烈飲食,也可能會造成身體傷害。一名60歲婦人退休後追求養生,看見網路資訊宣稱「鹽份影響血壓」,於是突發奇想,三餐皆不加鹽並大量喝水,希望達到降低血壓的效果,未料身體開始愈來愈虛弱,甚至意識狀態變差,緊急送醫後發現是「低血鈉」,血鈉值僅120 mEq/L(正常值約135-145),接受適當治療才得已康復。
台灣腎病盛行率高居全球第一,進入「後疫情時代」,病毒對器官的長期影響仍不可忽視,國人更需提高對腎臟病的警覺心。根美國研究顯示,確診後的患者腎臟老化速度是一般人的3倍,隨著年齡增長,腎臟會逐漸老化,以平均一年1%的速度下降,但感染新冠病毒的話,腎臟老化速度可能將飆至3倍1,意即在一年內就下降3至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