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吃到基礎代謝率不會瘦? 醫揭「減脂迷思」:熱量赤字才是重點
熱量控制是減重關鍵,吃不到基礎代謝率會影響減重速度嗎?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為維持生理正常機能如心臟、大腦、呼吸需求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約佔每日熱量消耗的70%,是每日身體熱量消耗最重要的一部份,與體重、身高、性別、年齡有關。
熱量控制是減重關鍵,吃不到基礎代謝率會影響減重速度嗎?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說明,為維持生理正常機能如心臟、大腦、呼吸需求的「基礎代謝率」(Basal Metabolic Rate,BMR),約佔每日熱量消耗的70%,是每日身體熱量消耗最重要的一部份,與體重、身高、性別、年齡有關。
早上、下午、晚上的健身效果有差異嗎?什麼時段訓練最好?恆新復健科診所史考特醫師(王思恆)表示,有極少量研究宣稱,下午時進行重量訓練有較好的增肌效果。身體一整天體能表現最佳的時間,約在午餐後2-3小時之間。也有調查發現,游泳、舉重等項目的世界紀錄都在傍晚時段創下,可能與人體下午的體能狀態有關。
新冠病毒大流行已超過2年,疫情尚未全面趨緩,中國、香港又陸續傳出確診人數大爆發,另一方面,「新冠後遺症」影響數以百萬計的全球人口的心理健康。美國疾病管制與預防中心(CDC)指出,即使沒有確診,仍可能因為居家防疫期間的孤獨感、焦慮感與疫情新聞壓力,造成食慾不振、失眠、心理健康惡化、長期沮喪等狀況。
規律運動能對身體健康帶來眾多好處。慢跑、快走步行、騎乘單車或游泳等有氧運動,多被認為能改善心血管疾病、慢性病與慢性發炎。相較之下,鍛練重訓、增加肌肉,是否也能降低死亡率、改善非傳染性疾病的發生風險?日本東北大學針對「肌肉強化運動」進行統合分析,根據成年人的每週肌肉鍛鍊時間試圖找出答案。
明明努力鍛鍊,胸肌線條卻還是沒有起色?哪些是男人胸部肌肉最常出現的鍛鍊迷思?身兼運動營養師、體適能健身教練的「健身男神」祖雄接受《潮健康》採訪表示,肌肉「面積」愈大,愈難練出輪廓分明的線條,尤其是臀部、腿部、胸部這些大肌群部位,更需要「多點式」的鍛鍊。
你有「冰塊肌」嗎?擁有線條分明的腹肌是許多男人的夢想,但是如何鍛鍊才能讓腹肌顯現?「健身男神」兼運動營養師、體適能健身教練祖雄受訪表示,很多人忽略了訓練腹肌不只需要鍛鍊核心肌群,更需要搭配有氧訓練及飲食控制,才能看見明顯成效。
許多人認為「腳是第二個心臟」,只要每天多走路,就對心臟健康有幫助?國泰綜合醫院心血管中心一般心臟醫學科陳玠宇醫師表示,走路能促使血液循環、減少過度肥胖,並且能夠幫助三高控制。大致而言,有增加血流循環、提升熱量消耗以及減少風險三方面好處,對降低冠狀動脈疾病機率有一定幫助。腳部血管愈健康,也表示心臟血管也較強健?陳玠宇醫師說明,腳部動脈血管如果有阻塞問題,確實多半也會看到心臟血管有阻塞現象,這也是為何腳被視為第二心臟,因為周邊動脈血管與心臟血管有一定程度的關聯。
如果持續超過1-2週缺乏攝取特定營養素,如醣類、蛋白質的飲食方式,身體將進入「節能模式」,代謝開始下降,反而使脂肪難以代謝、瘦身更加困難。不少人會採取168斷食,省略早餐或晚餐,難度比嚴重節簡單。無形中達到每日總熱量攝取下降的效果,體重減輕是可預期的。但仍要注意斷食後的食慾反撲、肌肉減少以及復胖問題,都會影響長期的體重控制。
為何每到天冷時節,想減肥瘦身比「登天還難」?「微笑藥師」廖偉呈藥師表示,氣溫寒冷時,人體為了適應外界溫度,必須消耗更多熱量以產熱。在基礎代謝相對增加之下,更容易引發飢餓感讓人吃進更多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