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語不成句、注意不集中!  恐為「自閉症」前兆? 「10大要點」助判斷

孩子語不成句、注意不集中! 恐為「自閉症」前兆? 「10大要點」助判斷


潮健康/綜合報導


幼兒說話不成句、專注度不足?  醫:恐為「自閉症」非教養問題

學齡前幼兒說話「無法成句」、且專注度不足,可能是罹患「自閉症」的跡象?澄清醫院中港院區新生兒科醫師杜小昕醫師指出,診間有一男童在接受注射預防針之前,媽媽與醫師透露,鄰家同是3歲的小孩,已有說話構句的能力,但自己的孩子還是咿咿呀呀、講不出成句的話。


這位媽媽自責地認為,自己忙於工作、將孩子送給褓姆帶,是否自己疏於教養,導致孩子還不會說話。不過,後來經醫師問診後,竟意外得知該男童有自閉傾向。杜小昕醫師認為,泛自閉症的小孩是先天性,非父母教養問題。經推薦接受早期行為療育,目前已慢慢找回孩子的正常行為模式。


語言遲緩非「大雞慢啼」! 孩子出現「10特徵」需多留意


語言遲緩非「大雞慢啼」! 自閉症「10特徵」家長莫輕忽

根據美國疾病與預防中心(CDC)刊載指南指出,對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ASD)患者而言,社交溝通與互動技巧比常人更具挑戰性。他們可能會避免目光接觸、不表現出情緒反應、不與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展露出興趣缺缺的樣態。另外,大多數患有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的患者,可能會出現以下特徵:

1. 語言技能延遲。

2. 動作技能延遲。

3. 認知/學習延遲。

4. 過動、衝動或注意力不集中。

5. 癲癇。

6. 不正常飲食和睡眠習慣。

7. 腸胃道問題(例如便秘)。

8. 不正常情緒反應。

9. 焦慮、壓力或過度擔憂。

10. 缺乏恐懼感/過多的恐懼感。


依照指南所述,杜小昕醫師表示,在診間引導該男童說話時,得到的回應是愛理不理的表情,反而對醫師的聽診器感到興趣,摸了幾下又感無趣。醫師向媽媽詢問小孩的日常生活情形,表示褓姆經常抱怨孩子玩玩具不會超過一分鐘,叫名字也没有回應,好像無法專注;性情怪怪的,很容易不自主的尖叫。


「該男童顯然有語言遲緩現象,這不是『大雞慢啼」』,而可能是泛自閉症障礙症候群所導致!」,杜小昕醫師表示,該情形並不是教養問題,而是孩子先天基因受損或環境因子造成。泛自閉症障礙的症狀從幼兒期就開始出現,並持續一生,6歲以前是黃金治療期,從日常行為的教導,慢慢引導其回到正常行為模式,建議讓小孩到專業機構接受早期療育治療。


小小孩1歲半就會叫「媽媽」!  醫:父母應多留意孩童「語言發展」


小小孩1歲半就會叫「媽媽」!  醫:父母應留意孩子「語言發展」

杜小昕醫師提醒該男童的媽媽,需特別留意孩子出現的問題,因此常利用媽媽帶孩子看診時,教導其用親子互動的方式引導孩子,從興趣、成就、情緒等方面,建立孩子的正常行為模式,如果學習得好,長大後在生活工作上可與一般正常人無異。而這位媽媽後來也辭去工作專心陪著孩子。


杜小昕醫師指出,小孩的語言發展有跡可尋,如一歲半前就能叫媽媽、狗狗這樣的簡單辭彙;兩歲時會表達動作加名稱,如喝水水;三歲就會用更多的字來講話,父母要細心觀察小孩的語言發展過程,如果有所疑惑最好找新生兒科的醫師做進一步的評估,越早接受治療效果越好。


不過,杜小昕醫師認為,像這位3歲男童因有泛自閉症障礙症侯群而影響語言能力,是較為少見的個案。泛自閉症障礙症狀群的人,可能在溝通、互動、行為以及學習的方式上,與其他多數人不同。有些泛自閉症障礙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較多協助,建議先至診間由醫師確認症狀後,再採取進一步治療。



資料來源: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 - CDC





延伸閱讀:

研究:逾5成刺青者童年受虐! 紋身有助撫平創傷? 心理師揭「4作用」
老是無法專心10分鐘? 成人也會過動症! 憂鬱風險恐變高?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editorpeter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昱彣

HI!我是潮健康的「潮編」昱彣。潮健康不只讓你/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更要你/妳從頭到尾潮到出水!透過淺顯易懂的文章、詼諧有趣的企劃,結合最新趨勢、時事議題,讓醫學知識也能夠跟上潮流,不再難懂!

留言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