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春季氣候回暖又潮濕,不少人開始出現頭皮癢、紅疹、脫屑等問題,其中以「脂漏性皮膚炎」特別常見。脂漏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但容易反覆的皮膚發炎狀況,常發作在皮脂分泌旺盛的區域,如頭皮、眉心、鼻翼、胸口與背部。尤其在台灣潮濕氣候與高壓生活環境下,更容易引發紅、癢、脫屑、油膩等困擾。本文將帶你深入了解脂漏性皮膚炎的成因與日常改善對策,幫助穩定頭皮狀態,降低復發機率。

為什麼會有脂漏性皮膚炎?
根據皮膚科臨床觀察,脂漏性皮膚炎的發炎反應與一種稱為「皮屑芽孢菌」的微生物相關,這類菌原本就存在於人體皮膚表層,但在油脂分泌過旺時,容易快速繁殖,引發頭皮或臉部發紅、脫屑、搔癢等現象,頭皮因長期被髮絲覆蓋、不易通風,是最常見的發作區域之一。
專家觀點:壓力與生活習慣也會加劇脂漏性皮膚炎
擁有多年髮質照護經驗的私域圈健康管理師張恆恩表示:「脂漏性皮膚炎的形成雖與油脂與菌種有關,但生活壓力、作息不穩、情緒緊張都會讓狀況更加難控。」
他提醒,許多患者常忽略了心理層面的影響。當精神長期緊繃、自律神經失衡,荷爾蒙與皮脂腺也會受到影響,導致頭皮狀況反覆惡化,張恆恩強調:「有意識地調整情緒、均衡飲食與規律生活,是長期控管脂漏性皮膚炎的重要基礎。」
如何改善脂漏性皮膚炎?日常調整三步驟
改善脂漏性皮膚炎沒有快速解法,但以下三個生活調整方向能有效降低發作頻率:
良好清潔習慣:選擇溫和、適合頭皮性質的洗髮產品,避免過度搓洗頭皮。日常應維持頭皮清爽、避免油脂堆積。
飲食與作息:建議減少高糖、油炸與辛辣類食物,並維持規律作息,避免熬夜。內在環境穩定有助皮脂分泌調節。
情緒管理與減壓:壓力大會影響自律神經與荷爾蒙分泌,間接影響頭皮健康。可透過運動、冥想、興趣活動調節情緒。

脂漏性皮膚炎怎麼洗頭?洗髮產品怎麼挑?
選擇適合的洗髮產品是維持頭皮穩定的重要環節,建議參考以下三個方向:
- 使用溫和清潔型洗髮精,有助去除多餘皮脂,維持頭皮環境清爽。
- 避免刺激性成分(如高濃度香精、酒精),減少頭皮屏障破壞。
- 每次洗髮時可讓泡沫停留在頭皮 2–3 分鐘再沖洗,有助成分發揮清潔效果。
若症狀明顯或反覆發作,應先由皮膚科醫師診斷,依醫囑選用含抗黴菌成分的處方產品。
如何選擇適合的洗髮產品?品牌與配方參考
據消費者使用經驗與市場評價顯示,市面上如法御等品牌推出訴求「清潔溫和、頭皮調理」的產品,成分常見檸檬酸、牛蒡萃取與胺基酸系潔淨因子,受到油性頭皮族群青睞。
選購建議如下:
1.根據頭皮性質(油性/乾性/敏感性)挑選合適洗髮精。
2.洗後頭皮不緊繃、不乾癢即為適合。
3.若搭配功能型洗髮精,建議與日常型產品交替使用,避免長期依賴單一配方。
常見問題 Q&A
Q:脂漏性皮膚炎會自己好嗎?
A:屬於慢性皮膚問題,可能因天氣、作息、飲食波動而反覆,建議採長期保養策略並視情況就醫。
Q:可以天天洗頭嗎?
A:視頭皮狀況而定,油性頭皮可每日一次,搭配溫和配方洗髮產品為佳。
Q:脂漏性皮膚炎什麼情況下要就醫?
A:若出現嚴重紅腫、屑屑如雪片般大量脫落、持續搔癢或出現滲液,建議及早就醫,由皮膚科醫師開立抗黴菌或抗發炎藥物治療。
穩定控管,比追求根治更實際
脂漏性皮膚炎雖然難以「完全根除」,但透過正確清潔、生活作息與選品策略,確實能將發作頻率大幅降低。記得掌握日常三要點:「清潔到位」、「飲食規律」、「舒壓有方」,你的頭皮健康將不再受脂漏性皮膚炎影響!
※本文為一般性健康知識分享,實際狀況建議諮詢皮膚科專業醫師。
資料來源: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