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控制血糖更要器官保護!  糖尿病治療「典範轉移」:體重、血糖、風險因子應並重

不只控制血糖更要器官保護! 糖尿病治療「典範轉移」:體重、血糖、風險因子應並重

11月14日為「世界糖尿病日」,根據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全球超過十分之一人為糖尿病患者,且其中高達90%為第2型糖尿病,對此,2023年世界糖尿病日的衛教宣導呼籲人們「瞭解風險、認識應對」(Know your risk, Know your response)。

糖尿病患者不必再「天天挨針」?  醫曝「連續血糖監測」4優點:無痛達成智慧型控糖

糖尿病患者不必再「天天挨針」? 醫曝「連續血糖監測」4優點:無痛達成智慧型控糖

罹患糖尿病有望不必再「天天挨針」,透過新技術就能時時掌握自己的血糖狀況?過去傳統的單次指尖扎針採血監測血糖,不僅使用耗材較多,一天還要扎針量測多次。而使用連續血糖監測儀,不僅不用受到針刺的煎熬,更可以持續追蹤血糖變化。

每10人就有1.5人不孕! 中醫調體質+西醫試管療程  扭轉準爸媽壞「孕」氣

每10人就有1.5人不孕! 中醫調體質+西醫試管療程 扭轉準爸媽壞「孕」氣

據世衛組織(WHO)公布調查發現,全球約有15%的成年人有不孕症的困擾,可見不孕症遺害遠比大眾所想地更加嚴重。台北宜蘊中醫診所院長陳玉娟醫師表示,不孕症的成因眾多,女性方面如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子宮肌腺症、輸卵管阻塞、骨盆腔感染等;或男性出現精索靜脈曲張、精蟲數目不足、精蟲活動力不足以及精蟲型態異常,都可能導致不孕的狀況出現。

不孕症療程太苦?  逾半患者擔心排卵針施打!  醫籲擴大補助挽救斷崖式出生率

不孕症療程太苦? 逾半患者擔心排卵針施打! 醫籲擴大補助挽救斷崖式出生率

全球男性的「精子濃度」,正在以難以想像的速度下跌當中?2022年11月刊載於《Human Reproduction Update》期刊的研究指稱,在1973年至2011年間,西方國家男性的精子濃度,有52.4%的下跌;精子總量亦減少59.3%;自1973-2000年期間,每年下降速度約為1.16%,2000年後更是加速至2.64%,絲毫沒有減緩的情況。

女性越晚生風險越高? 高血壓、糖尿病機率翻倍漲!  國健署:高齡孕婦必做「6件事」

女性越晚生風險越高? 高血壓、糖尿病機率翻倍漲! 國健署:高齡孕婦必做「6件事」

依內政部人口統計資料顯示,相較去年,國人女性生育平均年齡再度升高,109年與110年女性生育平均年齡為32.20歲、32.29歲;生育第1胎平均年齡則分別為31.09歲、31.23歲。其中35歲以上者占31.64%,顯示國人生育年齡普遍延後。且根據資料指出,年齡在35-39歲的孕婦,早產比例達12.70%,較25-29歲之早產比例8.40%還要更高。

產後瘦身快或慢  孕期運動是關鍵?  她一招激瘦50公斤像沒生過

產後瘦身快或慢 孕期運動是關鍵? 她一招激瘦50公斤像沒生過

懷孕期間胖太多,不但產後更難瘦,還會增加妊娠糖尿病風險?光田綜合醫院婦產部陳穎中醫師表示,孕程一共分為三個孕期,在第一孕期(懷孕13週)之前通常體重增加不多,或只上升2-3公斤。明顯的體重增加多是在2、3孕期時,根據懷孕前媽媽的BMI值也會有不同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