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曝4成國人擔心麻醉風險拒檢查!  醫:注意麻醉安全3大關鍵

調查曝4成國人擔心麻醉風險拒檢查! 醫:注意麻醉安全3大關鍵


潮健康/郭家和

四成民眾恐憂麻醉風險  拒絕醫師提出手術檢查

四成民眾恐憂麻醉風險  拒絕醫師提出手術檢查

近年麻醉事件屢屢搬上影視平台,引發國人關注麻醉風險議題,台灣麻醉醫學會公佈「台灣麻醉警世大調查」最新報告,發現民眾擔心「麻醉後醒不過來」的比例高達37.2%、憂慮「麻醉後會有不適症狀強烈」36.8%、表示「害怕手術中意外醒來」則有33.0% 。該份調查反映普遍國人對麻醉的三大隱憂。調查發現近四成民眾可能因擔心麻醉副作用,拒絕醫師提出的手術或檢查。

台灣麻醉醫學會理事長余黃平醫師指出,2000至2010年間台灣因麻醉專科醫師人力不足,實務上未嚴格管控麻醉給藥資格,致整體麻醉死亡率高,2010年台灣麻醉學雜誌論文直指台灣麻醉相關死亡率為10萬分之12,是美國及日本的12倍。近年來麻醉醫學在技術、人力與監測儀器皆有長足進步,目前已有5500名麻醉專科醫師在醫療現場執業,民眾應在手術或檢查前應透過麻醉諮詢門診,認識麻醉專科醫師,透過醫病共享(SDM)制定個人化的麻醉處置。

手術室守護者  近40%患者卻不知麻醉專科醫師是誰

手術室守護者  近40%患者卻不知麻醉專科醫師是誰

「麻醉醫師可說是手術室的守護者,是外科醫師中的內科醫師,負責全程監測麻醉深度及患者的血壓、血氧等生理徵兆,尤其患者如果有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糖尿病、中風等多重病史,麻醉專科醫師必須徹底瞭解患者身體情況,才能幫助患者安然度過手術!」

余黃平醫師指出,調查顯示約有40%民眾,手術前不知道誰是進行麻醉給藥的醫師,其中接近四分之三的受調查者反應擔憂麻醉風險,尤以「壯世代」40-49歲有更高比例因擔憂麻醉副作用而錯過關鍵檢查或手術,對社會經濟支柱的潛在影響不可輕忽。提醒患者接受手術前應與麻醉專科醫師充份溝通,根據自身共病症風險及手術項目,制定全身麻醉或半身麻醉等給藥計畫。

麻醉風險因子  符合2項以上應選擇更安全藥物

麻醉風險因子  符合2項以上應選擇更安全藥物

「麻醉不僅高度複雜,也攸關治療品質,民眾在手術前務必知道誰是你的麻醉專科醫師,再根據病史及身體狀況,選擇適合的麻醉藥物包括鎮靜麻醉、止痛、肌肉鬆弛劑等等,尤其鎮靜麻醉藥物作用於中樞神經系統,使用的種類與劑量會影響術中穩定度與術後恢復情況!」

台灣麻醉醫學會常務監事廖文進醫師表示,影響麻醉風險因子包括:年齡大於65歲、體重過重(BMI大於30)、多重慢性病、心血管病史(糖尿病、高血壓)、睡覺常打呼及睡眠呼吸中止症、肝腎功能不佳、過去手術曾發現困難氣道插管、術後呼吸困難等。符合上述條件2項以上便屬於高風險族群,建議選擇更安全、風險更低的麻醉藥物。

廖文進醫師指出,理想的麻醉藥物的作用特性為起效快、停藥後可迅速從血液和中樞神經中清除、保護重要器官、不影響循環系統或引起其他不良反應。現在已有更為安全的超短效鎮靜劑,研究顯示低血壓風險與傳統麻醉藥物相比可減少75%(OR:0.25),發生缺氧風險相較則降低85%(OR:0.15),手術後噁心、嘔吐的風險以及過敏性反應比例也較傳統吸入性麻藥更少。

「民眾對麻醉風險的正確認知偏低,或認為麻醉易導致死亡而避免接受麻醉,顯示麻醉安全是影響治療意願的重要因素!」台灣麻醉醫學會提醒,民眾應掌握降低麻醉風險的三大關鍵:認識麻醉專科醫師、使用何種麻醉藥物、認明有監測設備的醫療院所,由專業麻醉醫師制定個人化的最適麻醉給藥療程,以接免錯失及早治療影響健康。







潮健康專屬讀者社群邀約:不想錯過重要醫療健康資訊,現在馬上點擊加入潮健康LINE專屬讀者社群







【喜歡《潮健康》的報導嗎?點讚及時接收最新潮流健康知識】

coolhealtheditorpeter的大頭照
潮健康編輯部-昱彣

HI!我是潮健康的「潮編」昱彣。潮健康不只讓你/妳身體健康萬事如意,更要你/妳從頭到尾潮到出水!透過淺顯易懂的文章、詼諧有趣的企劃,結合最新趨勢、時事議題,讓醫學知識也能夠跟上潮流,不再難懂!

留言

x